江西写梅谁最豪,近年亦数王楚皋。
一枝半蕊忽落纸,已觉酒兴生风涛。
醉来据案急挥扫,欹树崩崖杂枯槁。
乃翁白发苦吟诗,自是长沙风格老。
君藏此图何清奇,昔所未逢今见之。
横梢欲挂明月佩,冷蕊尽亚青琼枝。
是时七月苦炎热,恍惚当窗濯飞雪。
长疑素质梦中见,便拟临风向之折。
吁嗟王郎今已无,江南万木愁凋枯。
忽呼斗酒酬清赏,莫负当年冰玉图。
【注释】
江西:指江西的诗人。王楚皋:即宋代诗人王令,字逢原,号香山居士,世称香山先生,人称王香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墨梅歌:以墨画梅花的歌辞。王楚皋:王令的字。香山居士:王令自号。香山先生:王令的号。
【赏析】
这首诗作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冬王令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判官、经略判官时。当时王令正在写一首墨梅歌,歌颂墨梅的清奇高洁,而王楚皋则在赞美墨梅的高雅脱俗。
“题王楚皋墨梅歌”,诗题说明这是一首咏梅的诗歌。“江州”是王令的故乡,“墨梅歌”则是他在江州任上写的一首咏墨梅的歌曲。
首句“江西写梅谁最豪,近年亦数王楚皋。”说江西写梅的人中,谁能算得上是最高的,近几年来,数一数二的要数王楚皋了。“江西”,指江西省;“豪”,有才华的意思;“王楚皋”,是王令的字。王令是江西抚州南丰人,所以这里说他是“江西写梅谁最豪”。
次句“一枝半蕊忽落纸,已觉酒兴生风涛。”说王令笔下的墨梅,一枝半朵的墨花忽然落到纸上,就使他的酒兴像掀起狂风巨浪一样。“一枝半蕊”,形容墨梅之少;“半蕊”,指花瓣未开;“风涛”,“指笔势奔放有力,如翻涌的巨浪”。这两句写王令写墨梅时的心情,用笔力遒劲、气势磅礴来形容他的创作激情,表现了他写梅时的豪情壮志。
第三句“醉来据案急挥扫,欹树崩崖杂枯槁。”“据案”,倚着桌子;“欹树”,斜倒的树枝;“崩崖”,指树木被风折断。这三句写王令写墨梅时的动作与神态。“据案急挥扫”,说明王令在写墨梅时非常投入;“欹树崩崖杂枯槁”,描绘墨梅的姿态,既有欹侧不直,又有枝叶零落,还有枯枝败叶。“欹树”,斜倒的树枝;“崩崖”,倒塌的悬崖峭壁。这三句通过动作和姿态描写,展现了王令写作的风采。
第四句“乃翁白发苦吟诗,自是长沙风格老。”这四句写王令自己。“乃翁”,对老年男子的尊称;“白发”,头发变白;“苦吟诗”,长期吟咏作诗;“自是”,就是“总是”;“长沙”,地名,这里泛指湖南长沙。这句说自己年纪大了,但喜欢吟诵诗歌,总是保持着那种刚健的风格。
第五句“君藏此图何清奇,昔所未逢今见之。”这一句写对方收藏的墨梅图。“君藏此图”,指王令收藏对方赠送的墨梅图;“清奇”,指墨梅之美;“昔所未逢”,指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墨梅;“今见之”,现在看到了这样美的墨梅。
第六句“横梢欲挂明月佩,冷蕊尽亚青琼枝。”这两句写墨梅的形态。“横梢”,指树枝横斜下垂;“欲挂明月佩”,比喻树枝横斜下垂的样子就像挂在腰间挂着明月一样的佩饰;“冷蕊”,指梅花的花朵洁白如雪;“亚青琼枝”,比作青白色的竹子。这两句写墨梅的枝条横斜下垂,好像悬挂着明月般的玉佩,梅花的花朵洁白如雪,美如青白色的竹子。
第七句“是时七月苦炎热,恍惚当窗濯飞雪。”这一句写墨梅盛开的季节和环境。“是时”,指这个时候;“七月”,指夏至之后;“苦炎热”,形容天气酷热;“恍惚”,仿佛;“当窗濯飞雪”,比喻在酷暑中看到飞雪一般洁白的梅花。这两句写墨梅在炎热的夏天盛开,仿佛看到窗外飞起雪花一般洁白的梅花。
第八句“长疑素质梦中见,便拟临风向之折。”“素”,白色;“质”,指梅花;“长疑”,经常怀疑;“素质梦中见”,比喻梅花的美如同梦境中的景色一样美丽;“便拟”,打算;“临风向之折”,打算去摘梅花。这两句写作者经常怀疑眼前见到的梅花是在梦中所见,于是打算去摘下它。“临风向之折”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欣赏梅花的心情。
第九句“吁嗟王郎今已无,江南万木愁凋枯。”最后两句抒发自己的感慨。“吁嗟”,叹惜之声;“王郎”,指王令;“今已无”,“已经没有了”;“江南万木愁凋枯”,意思是江南的万棵树木都因为缺少了王郎这样的人才而变得愁苦、凋敝枯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王令去世的哀悼之情。
这首《墨梅歌》是一篇咏梅佳作。诗人以独特的艺术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墨梅傲霜斗雪、凌寒开放的美丽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有景,有物,有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