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松如龙石如虎,傍有高人须发古。
千年海上忆安期,一日山中见巢父。
龙变乘云虎可骑,四海逍遥随所之。
桃花源里有路到,莫遣时人先得知。
诗句注释与赏析:
- 盘松如龙石如虎,傍有高人须发古。
- 注释:“盘”,指松树的形态或姿态。“龙”和“虎”比喻松石的壮丽。“傍”,接近、周围之意。“高人”,指画中人物,其形象古老,须发皆白,显得威严而智慧。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松树盘旋如同龙腾虎跃,石头则坚硬如虎豹,两者相互映衬,形成强烈的对比。画中的人物形象古朴,仿佛是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给人一种深邃莫测的感觉。
- 千年海上忆安期,一日山中见巢父。
- 注释:“安期”,传说中的仙人之一,常居海上。“巢父”,古代隐士,传说中隐居不仕。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看法。
- 赏析: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超脱尘世束缚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操,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 龙变乘云虎可骑,四海逍遥随所之。
- 注释:“龙变”,形容变化无常。“云”,指天空。“虎可骑”,形容气势磅礴,如龙腾虎跃。“四海”,指整个世界。“逍遥”,自由自在地游历四方。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精神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 桃花源里有路到,莫遣时人先得知。
- 注释:“桃花源”,出自《桃花源记》,是一个虚构的理想乡。“有路”,指有通往这个地方的道路。“时人”,指那些不了解真相的人。
- 赏析:诗人以“桃花源”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要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
译文:
- 盘绕的松树像龙,坚石如虎;旁边站着一位须发皆白的高人,形象古老。
- 在千年之前,我曾在海上回忆起传说中的安期仙人;而在一天之内,我在山中遇到了隐居的巢父。
- 龙变成了云中的神,虎可以骑;在四海之间自由行走,无所不能。
- 有一个桃花源,里面有路可通;不要让那些不了解真相的人先去知道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王若水画作中的松石高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自然力量以及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赞美。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理想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特点和社会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