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精之山高入云,丹崖黑石相纠纷。
灵泉千尺天上落,仙乐缥缈空中闻。
我昔南游出其下,池上莲花已堪把。
使君访古此寻幽,洞口云萝系骢马。
激清流,坐高林,排白石,鸣清琴。
石以拟君之壮节,泉以比君之素心。
爱而不见心恻恻,云岑历乱烟波深。
题诗远向山中去,木鹤西飞凭寄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赋金精山寄赠王使君》。下面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1. 金精之山高入云,丹崖黑石相纠纷。
    注释:金精山高耸入云霄,红色的岩石黑色如墨,相间交织,形成奇特的景象。
    赏析:开篇描绘了金精山的壮丽景色,用“高入云”和“丹崖黑石”来表现其雄伟壮观,形象生动。”丹崖”指的是红色岩石,”黑石”则是指黑色的石头,两者相间,形成了一幅独特的山水画卷。

  2. 灵泉千尺天上落,仙乐缥缈空中闻。
    注释:灵泉从高高的山峰上流淌下来,声音如同仙乐一般缥缈。
    赏析:这里通过比喻手法,将泉水形容为天降的仙音,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缥缈”一词用来形容声音仿佛在空中飘渺不定,给人一种空灵、神秘的印象。

  3. 我昔南游出其下,池上莲花已堪把。
    注释:我曾南游至此山脚下,看到池中的莲花美丽动人,让人不忍离去。
    赏析:诗人回忆自己曾经游览金精山的经历,表达了对美景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莲花”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象征着美好与纯净。

  4. 使君访古此寻幽,洞口云萝系骢马。
    注释:王使君来到此地寻找古代遗迹,洞口云雾缭绕,他用绳索系住了马匹。
    赏析:这里描绘了王使君探寻历史的场景,”访古”体现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而”云萝”则描绘了洞口周围的自然景象,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5. 激清流,坐高林,排白石,鸣清琴。
    注释:我坐在清澈的溪流边,欣赏着茂密的树林和排列整齐的白石,弹奏着清琴。
    赏析: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通过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美,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感。”激清流”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坐高林”则描绘了一个宁静致远的画面;”排白石”暗示了一种简洁而不失雅致的风格;”鸣清琴”则是对音乐美的赞赏。

  6. 石以拟君之壮节,泉以比君之素心。
    注释:我用石头来比喻你的英勇豪迈,用泉水来比喻你的纯洁高尚之心。
    赏析:通过使用自然界的事物来象征人物的品质,这种写法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里的石头和泉水分别代表了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7. 爱而不见心恻恻,云岑历乱烟波深。
    注释:尽管你我相爱却不能相见,心中的忧愁如云山雾海般难以排解。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无法实现的无奈和悲伤,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爱而不见”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心恻恻”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云岑历乱”则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8. 题诗远向山中去,木鹤西飞凭寄音。
    注释:我把对你的思念写在诗里,让它随风飘向遥远的山中,期待你能收到并回应我的心意。
    赏析: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深情厚意,他把自己的思念寄托在诗中,希望它能随着风飘到远方的爱人那里。这里的”木鹤西飞”寓意着诗人的孤独和期待,而”凭寄音”则表明了诗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爱人保持联系。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