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棹船过横月,醉唱吴歌夜中发。
鹅公岭头月东出,百尺清潭写毛发。
买鱼溪口烧荻烟,回首旧游今惘然。
萧君此图自新制,风物何得犹当年。
两松童童立江浒,松下人家好楼宇。
雁沉极浦秋水阔,僧入游峰晚钟度。
伊谁闭户事书史,白发满头心未已。
岂知扬雄老执戟,万言不如一杯水。
幅巾美髯行者谁,潇洒似有岩壑姿。
便思携酒共佐酌,更约入山寻紫芝。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乡愁。

这首诗的内容是描述作者在江边的所见所感。首两句“我昔棹船过横月,醉唱吴歌夜中发”,描绘了作者曾经乘船经过横月时的情景,他喝醉了酒,唱着吴地的歌曲,夜晚中开始唱歌。第三句“鹅公岭头月东出,百尺清潭写毛发”,则描述了鹅公岭上的月亮从东面升起,清澈的潭水倒映出月亮的光影,如同在画中一般。第四句“买鱼溪口烧荻烟,回首旧游今惘然”,则是描述在买鱼的时候,看着烟雾中的荻草,回忆起过去的游历。第五句“萧君此图自新制,风物何得犹当年”,表示这是萧君新作的画作,而风物仍然保留着当年的样子。第六、七句“两松童童立江浒,松下人家好楼宇”,则是描绘江边的景象,有两棵松树高耸入云,下面有好的房子。第八、九句“雁沉极浦秋水阔,僧入游峰晚钟度”,则是描述雁群飞往远方,秋水宽广,僧人进入山中。第十、十一句“伊谁闭户事书史,白发满头心未已”,则是描述一位老人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书。最后两句“岂知扬雄老执戟,万言不如一杯水”,则是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即使年老也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追求。

赏析: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秋天的江村景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将月光比作画家的笔触,将江水比作画中的线条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同时,诗中的许多意象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如鹅公岭上的月亮、江边的松树等,都象征着诗人的精神寄托。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