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成芳岛,云林蔼暮晴。
波光涵万景,不必问蓬瀛。
【赏析】
此诗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品,以“题半径二首其一”为题,其内容和艺术手法与王维的《酬张少府》一诗有相似之处。《酬张少府》是一首赠答诗,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山水清幽生活的向往;而《题半径二首其一》则通过描绘一幅水石岛、云林暮晴的优美画卷来表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两诗虽然题材不同,但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之情。
诗的前两句“水石成芳岛,云林蔼暮晴”,是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其中,“水石成芳岛”是指清澈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些石头,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岛屿,宛如一块绿色的地毯铺陈在水面上。而“云林蔼暮晴”则是说云层密布,树林葱郁,暮色降临时显得格外宁静祥和。这两句话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景象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波光涵万景,不必问蓬瀛”,则是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其中,“波光涵万景”是指波光映照出各种各样的景色,如同万花筒一般绚丽多彩。而“不必问蓬瀛”则是说不必去追求那种虚无缥缈的仙境,而是要珍惜眼前的自然之美。这里的关键词是“波光”、“万景”,以及“不必问”,它们分别代表了诗人所欣赏的自然景色和他所表达的情感态度。
这首诗以“题半径二首其一”为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它既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又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