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音问尚茫茫,惊鹤遥传在建阳。
忽见虎头城有信,因悲马革事重伤。
循陔瞻望嗟何及,履石存心忆每狂。
闻道家山憔悴尽,须眉争似旧时长。

【注释】

陈元水:诗人的朋友。建阳:宋代福建建阳县,今属福建。虎头城:建阳城内旧有虎丘城,故称。惊鹤:指书信。马革事:指战马被裹尸还葬的事。循陔:在庭院中行走。履石:在石头上行走。家山:家乡的山。憔悴尽:形容人瘦损到极点。须眉:胡须和眉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建阳时收到友人陈元水的来信,感慨万千,作此诗以答之。

开头两句“十年音问尚茫茫,惊鹤遥传在建阳。”写诗人与陈元水阔别已久,彼此音信杳然,但陈元水的来信却如从天而降,令人惊喜万分。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饱含着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陈元水远隔重洋的关切之情。

“忽见虎头城有信,因悲马革事重伤。”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接到陈元水来信的情景。在诗人眼中,这封信就如同一匹战马被裹尸还葬一样珍贵,因为这是陈元水寄来的最后一封信,意味着他们之间即将彻底断绝联系。因此,收到这封信后,诗人不禁为战马之事感到伤痛不已。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信件比作战马,既表达了对信件珍贵程度的认识,又体现了诗人对陈元水深深的怀念之情。

“循陔瞻望嗟何及,履石存心忆每狂。”第四句继续表达了诗人对陈元水的深切思念。他只能在庭院中行走,抬头仰望天空,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无奈。同时,他也时刻铭记着与陈元水在一起时的疯狂时光,仿佛那些日子已经重现眼前。

“闻道家山憔悴尽,须眉争似旧时长。”“家山”二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陈元水的关心。他担心陈元水在异国他乡的生活艰辛,希望他能保重身体,早日平安归来。这里的“道山”指的是道士居住的地方,也暗示了陈元水可能从事某种宗教活动。而“须眉”则是诗人对自己外貌的描述,用来形容自己的衰老之态。整首诗通过诗人对陈元水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陈元水生活状态的担忧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