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风尘里,曲江度几春。
莺仍乔木友,燕傍旧家人。
识路蹄空急,更弦调强新。
皇天多雨泽,何地不堪均。

译文

在风尘里漂泊,度过了几度春秋。

莺鸟仍是那棵乔木的友人,燕子还是那家人的伴侣。

马蹄踏得飞快,因为要认识道路;琴弦调得强劲,因为要弹奏新曲。

皇天赋予我们多少恩泽啊!哪里不能得到雨露的滋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代乾元二年(759)春,离开长安时所作。当时,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遭贬谪,被派往江陵当司马。诗中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切,也抒发了他的忧愤之情。

首句“漂泊风尘里”,点出了诗人的身世和遭遇,他像风中的尘土一样四处漂泊。第二句“曲江度几春”,则描绘了他在这风尘之中度过了几个春秋。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三、四句“莺仍乔木友,燕傍旧家人”,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莺鸟仍旧在老树之上筑巢,燕子仍然依偎在家中的屋檐下飞翔。这两句虽然写的是自然景色,但也能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接下来两句“识路蹄空急,更弦调强新”,则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的描述。他骑马前行,急于要找到回家的路,因为家是他心中的牵挂。而他弹琴时,总是力求技艺精进,以期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两句既展示了诗人的勤奋和坚韧,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最后两句“皇天多雨泽,何地不堪均”,则是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感慨。他认为,皇天给予的雨露之恩,应该普降天下,让每一个地方都能够得到滋润和繁荣。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的胸怀和抱负,也体现了他对于社会公平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