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频推毂,谁当独请缨。
圣恩深养育,壮志待澄清。
脱颍三千客,蟠胸十万兵。
扶桑弓未挂,须道有干城。
武闱校士二首
此去频推毂,谁当独请缨。
圣恩深养育,壮志待澄清。
脱颍三千客,蟠胸十万兵。
扶桑弓未挂,须道有干城。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首:闽海烽初净,辽阳檄转催。
- 解析:描述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宁静景象。”闽海烽初净”指战争结束后福建沿海的烽火已熄灭,象征着边疆的安定。”辽阳檄转催”则暗示着朝廷对边境的战事依然关注,战事尚未完全停止。
- 赏析:诗人以战争结束和和平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一种从紧张到平静的心理变化。通过对比战前与战后的情景,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和平的珍贵。
第二首:徵兵烦十道,策士喜多才。
- 解析:反映征集士兵和选拔人才的繁忙状态。”徵兵烦十道”描述了征兵工作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涉及到多个地区和部门。”策士喜多才”表明有许多有才能的人被选拔出来,为国家服务。
- 赏析:诗中反映了国家对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在和平时期对人才培养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军事征召的普遍态度,即重视武力建设,期待英才辈出。
整体赏析
这两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国家从战争到恢复和平的过程。第一首都体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宁静与希望,而第二首则展示了战后国家的忙碌与期待。这两首诗不仅反映了历史背景,还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愿景。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描述,诗人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