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新王月,他乡有渭城。
阶知蓂渐发,池梦草初生。
去逐春宵雁,行听禁苑莺。
鸡声催晓曙,立马更含情。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平仄相对。首联两句,写诗人从玉山度岭,初春来到长安,一路上看到的景象。颔联两句,写长安的景色,诗人在阶前看到蓂树渐渐发芽,在池塘边看到花草刚刚萌生,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颈联两句,写诗人行至春宵雁南飞的地方,听到禁苑中莺啼声声,感受到春天的喜悦。尾联两句,写鸡叫天明,诗人骑马更显深情。
【答案】
译文:
我沿着玉山一路度过峻岭,到达长安时正是初春时节,路上看到新月当空,他乡有渭城之景。
阶前的梧桐树叶渐渐长满,池中的水草也刚刚萌发,春天已经到来,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我追逐着春天夜晚的雁群,听禁苑里的莺鸟欢唱,鸡啼声催人早早起床,我骑着马更加思念家乡。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僖宗中和年间(公元881—885年)前后。当时,诗人正在长安任监察御史,因事谪居简州。诗中“初”字用得很妙,它不但点明了时间,还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他乡”,不仅写出了诗人流落异地的心情,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慨叹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