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高卧日,闻达岂知求。
三顾时非偶,一言意自投。
忠贞期灭魏,运祚失兴刘。
出处应难并,休论愿未酬。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隆中高卧日,闻达岂知求。”
- 注释:在刘备的家乡隆中隐居时。
- 译文:我在隆中隐居的时候,知道名声大噪并不是我的初衷。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淡泊态度,他选择隐退是为了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
- “三顾时非偶,一言意自投。”
- 注释:诸葛亮三次前往隆中拜访时,并非偶然。
- 译文:诸葛亮三番五次来拜访我,是出于真心。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重和信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欣赏和认可。
- “忠贞期灭魏,运祚失兴刘。”
- 注释:忠诚正直的目的是为了消灭魏国。
- 译文:我忠诚正直的目的是希望消灭魏国,让刘氏复兴。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坚定的爱国情操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 “出处应难并,休论愿未酬。”
- 注释:出仕和隐退都是艰难的选择。
- 译文:不论是出仕还是隐退,都是困难的抉择,我的愿望还未得到完全实现。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感到困惑,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充满期待却又难以预料的心情。
诗句与译文对照(完整版):
隆中高卧日,闻达岂知求。
注释:在刘备的家乡隆中隐居时。
译文:我在隆中隐居的时候,知道名声大噪并不是我的初衷。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淡泊态度,他选择隐退是为了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三顾时非偶,一言意自投。
注释:诸葛亮三次前往隆中拜访时,并非偶然。
译文:诸葛亮三番五次来拜访我,是出于真心。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重和信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欣赏和认可。忠贞期灭魏,运祚失兴刘。
注释:忠诚正直的目的是为了消灭魏国。
译文:我忠诚正直的目的是希望消灭魏国,让刘氏复兴。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坚定的爱国情操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出处应难并,休论愿未酬。
注释:出仕和隐退都是艰难的选择。
译文:不论是出仕还是隐退,都是困难的抉择,我的愿望还未得到完全实现。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感到困惑,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充满期待却又难以预料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