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看秋到此宵,月圆秋满兴初饶。
商声淅历吟风叶,凉气微茫湿露条。
万里清光开玉宇,千年胜事拟银桥。
同来问月人俱醉,一曲狂歌杂凤箫。

我们来逐一解读这首诗。

诗句解读:

  1. “次第看秋到此宵,月圆秋满兴初饶。” - 这句话描述的是诗人在观赏月亮和秋季景色的情境。”次第”可能意味着按照顺序或次序,“秋”指秋天,“宵”是夜晚的意思。诗人在观赏月亮和秋天景色时感到心情愉悦,因为月亮圆满,秋天景色美丽。
  2. “商声淅历吟风叶,凉气微茫湿露条。” - 这句描述了秋风中的自然景象和声音。”商声”可能是指商音,即古代五声音阶的一种,这里用来描绘风的声音;”淅历”是形容风声细碎、连绵的样子。”吟风叶”可能是指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响,“凉气微茫”指的是秋天特有的凉爽气息。最后,“湿露条”可能是指湿润的露水在树枝上形成的小道。
  3. “万里清光开玉宇,千年胜事拟银桥。” - 这两句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期待。”万里清光”形容月光皎洁明亮,能照亮千里之遥;”玉宇”通常用来形容宫殿或高远的建筑物,这里比喻夜空如玉宇般清澈。”千年胜事拟银桥”则想象着像银河一样辉煌的景象。
  4. “同来问月人俱醉,一曲狂歌杂凤箫。” - 这句表达了与友人共赏明月时的快乐气氛。”同来问月”可能是指一起观赏月亮的活动;”人俱醉”描绘了大家沉醉其中的景象。“一曲狂歌杂凤箫”则可能是说大家一起唱起了歌曲,并且加入了凤箫等乐器的演奏,营造出一种狂欢的气氛。

译文(按顺序):
次第看秋到此宵,月圆秋满兴初饶。
商声淅历吟风叶,凉气微茫湿露条。
万里清光开玉宇,千年胜事拟银桥。
同来问月人俱醉,一曲狂歌杂凤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美景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诗人的审美情趣。首句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述,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对风声、露水、月亮等自然元素的精细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最后两句则将个人的感受与历史典故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中秋主题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