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昭潭始罢兵,买牛何地不归耕。
远夷向德应难恃,当宁抡才复此行。
安养但同淮蔡日,隐忧宁笑洛阳生。
圣明待尔纾南顾,特典还看次第成。

【注释】

①昭潭:指昭潭县,位于今湖南境内。

②淮蔡:指淮阳郡(治所在陈)和蔡州(治所在上蔡)。

③安养:指在安养宫养病,这里指隐居。

④洛阳生:指汉光武帝。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六载(747)。当时诗人因受权臣李林甫排挤而不得重用,于是寄希望于有才干的人。童贯是当时有名的宦官,曾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调任淮南节度使,诗人希望他能够施展才能,对国家有所贡献。

“闻道昭潭始罢兵”句,诗人听到朝廷决定在昭潭县撤军结束战争的消息,便写了这首诗来表达他对战争的厌倦。

“买牛何地不归耕”句,意谓只要买回牛来,就可以回到家乡耕种了。这两句是说,自从战争结束后,到处可以买牛回家耕种。

“远夷向德应难恃,当宁抡才复此行。”两句的意思是边远地区如果真心归顺,就不必再担心他们了,而朝廷选拔人才又正是要恢复旧日的辉煌。诗人认为,只要朝廷选贤任能,天下就会太平。

“安养但同淮蔡日”,意思是自己隐居生活将和淮阳、蔡州的日子一样安定舒适。

“隐忧宁笑洛阳生”句,意谓自己担忧的事情,连洛阳人都会感到可笑。这句中诗人用“隐忧”二字表明,自己的忧思并不是出于个人的得失利害,而是忧虑国家安危,所以即使有人笑话也不在乎。

末二句,以“圣明待尔纾南顾,特典还看次第成”点出全诗主旨,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期望,并祝愿童贯能够不负众望。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殷切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