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荒两度入朝天,此日登舟望若仙。
瘴海秋清携鹤远,上林春暖听莺迁。
过家彩服新承诏,拜阙班行旧接联。
边郡已知难借寇,东南民力仗谁怜。

【注释】

陈使君:指陈子昂(yuán zhī nào),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曾任右拾遗,封汲郡男。天宝末年因事获罪被贬为道州刺史。安史之乱后,在岭南一带组织义军抗击南诏,不久因病去世。

瘴海:南方多山的热带地区。

上林:指京城长安。

班行:指官员行列次序。

难借寇:指难以抵御敌人侵略。

仗:请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友人陈使君入觐时写的。诗中描绘了陈使君入朝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的深深忧虑之情。

第一句“遐荒两度入朝天”,意为遥远的荒远之地已经多次进入朝廷。这里的“遐荒”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而“两度”则表示不止一次。这一句描绘了陈使君入朝的经历和经历的次数之多。

第二句“此日登舟望若仙”,意为今天登上船只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里的“登舟”指的是登上船只,而“若仙”则是形容景色美好如同仙境一般。这一句描绘了陈使君入朝时的壮丽景象和心情愉悦之情。

第三、四句分别描述了陈使君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第三句“瘴海秋清携鹤远”描绘了在南方热带地区的瘴气消散后,陈使君带着一只鹤悠然离去的场景;第四句“上林春暖听莺迁”则描绘了春天里京城长安上林苑里鸟儿欢快地歌唱的景象。这两个画面都是陈使君旅途中的美景和趣事。

第五、六句分别描绘了陈使君在朝廷中的所见所闻。第五句“过家彩服新承诏”描绘了陈使君身着华丽的衣服前往家中接受诏书的情景;第六句“拜阙班行旧接联”则描绘了陈使君在朝堂上与昔日同僚重新结识并继续交往的画面。这两个画面都是描述陈使君在朝廷中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第七、八句分别表达了陈使君对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的深深忧虑之情。第七句“边郡已知难借寇”描绘了边疆地区已经难以抵御敌人的侵扰;第八句“东南民力仗谁怜”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担忧之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的深刻思考和忧虑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陈使君入朝情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的深深忧虑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