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吏事苦相催,秉烛何妨入夜来。
野色全迷窗外树,星光环照坐中杯。
流觞曲水虚良月,飞盖西园复上才。
娇管清歌怜并发,教人重拟凤箫台。
【注释】
春夜宴集丛台听箫:春天夜晚,在丛台聚集一起喝酒听箫。
秉烛何妨入夜来:手拿蜡烛,又何必担心天黑呢?
野色全迷窗外树:野外的景色完全被笼罩在朦胧之中,窗外的树木都模糊不清。
星光环照坐中杯:繁星点点如环状,映照着酒杯中的美酒。
流觞曲水虚良月:古人用曲水流觞的方式庆祝佳节,这里的“良月”是指美好的月光。
飞盖西园复上才:车马飞驰穿过西园,再次登上高台赏景。
娇管清歌怜并发:娇美的箫声伴随着清丽的歌曲响起,使人心醉神怡。
教人重拟凤箫台:让人不禁重新想象起那凤凰形的玉箫台。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春天夜晚宴会听箫的情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不仅欣赏自然美景,还注重与友人之间的交流与娱乐。
首句“春游吏事苦相催,秉烛何妨入夜来。” 描绘了春天外出游玩时的辛苦劳作,以及为了不辜负美好时光而秉烛夜行的情景。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美景的珍惜。
接下来“野色全迷窗外树,星光环照坐中杯。” 描述了室外的景色被夜色所笼罩,星星点点的光芒映照在酒杯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力,也表达了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喜悦之情。
“流觞曲水虚良月,飞盖西园复上才。” 通过“流觞曲水”这一传统游戏,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时光的情景。同时,“飞盖西园”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郊外花园中的畅游之乐。
“娇管清歌怜并发,教人重拟凤箫台” 则是对宴会音乐的描述。诗人用娇美的箫声和清丽的歌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最后两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梦幻般的境界,令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而神奇的凤凰形玉箫台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夜晚宴会听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内心的愉悦感受。整首诗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