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迤逦对凭阑,风物他乡醉里看。
出壑淡烟笼野色,过云疏雨送秋寒。
地分瓯越关山迥,天尽东南宇宙宽。
何必杖藜夸济胜,卧游吾已历千盘。

【注释】

四望楼:在今江西九江市北,因登高四望得名。晚晀:傍晚的景致。

迤逦(yǐ lǐ):弯弯曲曲延伸的样子。凭栏:倚栏杆。

出壑(hè kòu):山间壑谷。淡烟:淡淡的烟雾。

秋寒:秋天的寒冷。

地分瓯(ōu)越关(guān):指庐山与浙江的会稽山隔河相对。地,地势。瓯,小盆地。

关山:指江西的武夷山。

天尽东南宇宙宽:天空无限宽广,意喻胸怀豁达。

杖藜(sh杖藜,拄着拐棍):拄着手杖。夸(kuā)济胜:自夸胜过别人。

卧游:坐着游览,即坐观。吾:我。已:已经。历:经过。千盘:指曲折蜿蜒的山路。

【译文】

远望四望楼上的晚景,群山连绵不断对着栏杆,风景如画醉眼望去皆佳景。

山间沟壑中烟雾缭绕环绕着野外景色,过云疏雨送来了深秋的凉意。

地势上九江与浙江相接,武夷山和江南山脉遥相对峙,天地之间无限宽广。

何必要手持拐杖夸耀着胜过他乡人,坐着游览已经经历过千回万转。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了诗人登临四望楼所见秋夜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

第一联“群峰迤逦对凭阑,风物他乡醉里看。”写登上四望楼眺望远方,只见群山延绵不绝,宛如一条条长龙,依偎着栏杆,不禁让人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

第二联“出壑淡烟笼野色,过云疏雨送秋寒。”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山间沟壑中的烟雾轻轻笼罩着田野的美景;天空中飘洒的细雨为秋天增添了一份寒意。此联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

第三联“地分瓯越关山迥,天尽东南宇宙宽。”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地理环境的熟悉和自豪感。这里将九江与浙江隔河相望,武夷山与江南山脉遥相呼应,展现出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胸怀广阔、志向远大的豪情壮志。

第四联“何必杖藜夸济胜,卧游吾已历千盘。”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认为无需借助权势去炫耀自己的成功,而是可以静下心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象。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又展示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