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传檄未休兵,圣主临轩待请缨。
凤阙天开春信早,马江风静昼潮生。
骊歌渐逐停云远,剑气先看傍斗明。
此去登坛夸胜事,教人海上忆金茎。

这首诗是送别张孝廉赴春试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其前途和成功的祝愿。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四方传檄未休兵” - 这句话意味着四方都在传言,皇帝还没有下达出征的命令,军队仍然没有停止训练。这反映了国家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来发动战争的情况。

  2. “圣主临轩待请缨” - 这里的“圣主”是指英明的君主,他站在殿前准备听取出征的命令。“请缨”是古代指请求出使边疆的意思,这里表示君主正在期待有人站出来承担这个任务。

  3. “凤阙天开春信早” - “凤阙”通常指的是皇家宫殿,而“天开”则形容春天来得特别早。这里可能是说朝廷的气氛因为春天的到来而变得更加明朗和积极。

  4. “马江风静昼潮生” - “马江”可能是某个地名,如南京附近的长江江段,“风静”表示天气平静,没有大风。“昼潮生”则是指白天水位上升,可能是因为潮汐的原因。

  5. “骊歌渐逐停云远” - “骊歌”是古代的一种送别的歌曲,这里用来形容歌声逐渐消失在远方的云雾中。这可能是在比喻张孝廉即将离开,他的歌声也随他而去。

  6. “剑气先看傍斗明” - 这是在描述夜空的景象,“剑气”可能是指星光或月光,它们照亮了北斗七星周围的天空。“傍斗明”则意味着这些星光非常明亮。

  7. “此去登坛夸胜事,教人海上忆金茎” - “此去”指的是张孝廉即将踏上征途。“登坛”可能是指开始一个新的职位或职责。“胜事”指的是这次出行将会取得的成就。最后一句“教人海上忆金茎”,则是说人们会因为张孝廉的成功而怀念他曾经居住的地方,即皇宫中的金色柱子。这里的“金茎”通常指的是皇宫中的金色柱子,象征着皇权和权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张孝廉的场景,表达出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个人成功的祝愿。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使用一些古典的词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气息。同时,诗人也巧妙地利用了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象征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人物的命运。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