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壶觞亦岁华,不知何处是天涯。
宜春彩帖新传胜,守岁椒盘更颂花。
剪烛似添更漏永,题诗偏动客怀赊。
知君恋阙情无限,每忆鸣珂谒帝家。

【注释】

和周文学守岁(zhòu wén shǒu suì)二首:和,同“贺”,向,给。周文学,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南宋诗人。公元1265年(宋理宗宝祐二年)进士。公元1273年(宋恭帝德佑元年),因与贾似道不和被贬谪吉阳军(今海南琼山东南)。公元1281年(宋度宗咸淳八年),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公元1304年(元朝至元十九年),召拜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不久又遭谗落职。公元1306年(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出为湖南参政,转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于官。公元1320年(元贞四年),谥文靖。

壶觞(shāng):盛酒器具,也指饮酒。壶,古时的饮酒器;觞,酒杯。亦岁华:亦,连词,表递进关系。亦,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意义。壶觞,即饮酒器。亦,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意义。壶觞,即饮酒器。亦,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意义。

天涯:极远的地方或遥远的地方。

宜春彩帖(tiě):宜春,地名;彩帖,古代的一种书信形式,用彩色纸做成,写有诗文并绘有图画,称为“彩帖”。传胜:流传下来的美好的事物,即美好的传说。

守岁椒盘:守岁,旧俗在除夕夜设宴招待客人。椒盘,即以花椒为馅的糕点,称“椒盘”。更颂花:更,更加;颂,赞美;花,这里指花烛。更颂花,意谓更加赞美花烛。

剪烛:古人常将蜡烛置于几上,燃之待客,故称点烛。烛光摇曳时,影随烛动而剪去烛花。烛影长而烛光短,故云剪烛。添,增加。更漏永:更漏,古代计时器,以漏壶滴水计数,昼夜不断。漏壶刻有十二时辰,故云十二时,每更约两小时,一昼夜共三十时。更漏永,意谓漏壶中的水不停地滴漏。

题诗:书写诗词歌赋于纸上。偏动客怀赊:偏动,偏激地感动;赊,赊欠,引申为延迟。客怀,旅居他乡的怀抱。赊动客怀,意为使旅居他乡的怀抱产生强烈的感情波澜。

鸣珂:古代贵重的马笼头饰。谒帝家:谒见皇帝之家,这里指朝见皇帝。

【赏析】

这两首七律是作者与周必大的酬唱之作。第一首是祝贺其守岁成功之作,第二首是回忆往昔之作。

“羁旅壶觞亦岁华,不知何处是天涯。”羁旅,即漂泊不定,游宦在外。壶觞,即酒器。壶,古代的饮酒器;觞,酒杯。亦,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意义。壶觞亦岁华,即同时具有饮酒器和酒的双重意义。

“宜春彩帖新传胜,守岁椒盘更颂花。”宜春,地名;彩帖,古代的一种书信形式,用彩色纸做成,写有诗文并绘有图画。传,传递;颂,赞美。

“剪烛似添更漏永,题诗偏动客怀赊。”剪烛,古人常将蜡烛置于几上,燃之待客,故称点烛。烛影摇曳时,影随烛动而剪去烛花,烛光摇曳时,影随烛动而剪去烛花,烛光摇曳时,影随烛动而剪去烛花。添,增加。更漏永,更漏,古代计时器,以漏壶滴水计数,昼夜不断。漏壶刻有十二时辰,故云十二时,每更约两小时,一昼夜共三十时。更漏永,意谓漏壶中的水不停地滴漏。

题诗:书写诗词歌赋于纸上。偏动,偏激地感动;赊,赊欠,引申为延迟。客怀,旅居他乡的怀抱。赊动客怀,意为使旅居他乡的怀抱产生强烈的感情波澜。

“知君恋阙情无限,每忆鸣珂谒帝家。”阙,宫殿。鸣珂:古代贵重的马笼头饰。

“知君恋阙情无限,每忆鸣珂谒帝家。”知君:了解你。恋阙情无限:怀念皇帝之情无穷无尽。

“每忆鸣珂谒帝家。”每忆鸣珂谒帝家:每当想起骑马进入皇宫拜见皇帝的情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