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府曾传燮理功,风流作郡此堪同。
方迎千骑歌来暮,辄为三农愿岁丰。
穑事已占虹见外,民愁不在雨阴中。
归朝有问闾阎隐,疾苦无须对泽鸿。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表达了对张使君祈晴应验的赞赏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 常德张使君祈晴有应为赋二首
- “常德”指的是宋代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划,“张使君”指的是当地的官员。
- “祈晴”是指希望天气晴朗。
- “有应”意思是有回应,即祈晴得到了应验。
- “为赋二首”意味着陆游为此写了两首诗。
- 相府曾传燮理功
- “相府”指的是宰相府邸,古代朝廷中的重要机构。
- “燮理”是指调和治理政务,引申为处理政事的能力。
- “功”指的是政绩,即处理政事的成就。
- 风流作郡此堪同
- “风流”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文雅、风度或才华。
- “作郡”是指出任地方官。
- “此堪同”表示这和其他地方相比没有什么不同。
- 方迎千骑歌来暮
- “方迎”意味着刚刚迎来。
- “千骑”指的是大量的骑兵。
- “歌来暮”是指人们唱着歌来到傍晚时分。
- 辄为三农愿岁丰
- “辄为”意思是总是、经常。
- “三农”指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
- “愿岁丰”是指希望庄稼丰收。
- 穑事已占虹见外
- “穑事”指的是农田里的农活。
- “虹见”是指彩虹出现,常用来形容天降甘霖。
- “占”在这里是预兆的意思。
- 民愁不在雨阴中
- “民愁”指的是百姓的忧愁。
- “不在雨阴中”表示忧愁不是因为下雨而产生。
- 归朝有问闾阎隐
- “归朝”是指回归朝廷。
- “闾阎”指的是民间。
- “有问”是有人询问。
- “隐”指隐秘、不易察觉。
- 疾苦无须对泽鸿
- “疾苦”指的是贫困和困苦。
- “对泽鸿”是一个比喻,意指无需向天空中的大雁求助,因为大雁会飞到需要帮助的地方。
- “无须对泽鸿”表示不需要向别人寻求帮助或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