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丘门第庆偏长,喜见元方又季方。
借问飞霜仍绣斧,何如起草近含香。
两都誉并臣劳懋,一日恩兼帝赉光。
况是南山纷献寿,最荣双白照高堂。
【注释】
孙封君:指唐玄宗的宠臣、宰相李林甫。
太丘门第:指李林甫的家族,李林甫是河南洛阳人,祖籍山西太原。
元方又季方:指唐玄宗的儿子李亨和李亨的弟弟李瑛。
飞霜:喻指高官。
绣斧:指李林甫的权势。
起草:指李林甫任宰相时所制定的政策。
两都:指唐朝的两个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和东都洛阳。
臣劳懋:指李林甫当宰相时,为皇帝办事的功劳。
帝赉光:指皇帝对他的赏赐。
南山:这里借指嵩山,嵩山在河南登封县北。
纷献寿:形容大家纷纷向李林甫祝寿。
双白:指李林甫的两个女儿李氏和李氏,都是唐代有名的才女。
【赏析】
《孙封君双寿二首》,这是一首祝贺李林甫生日并对其功德大加颂扬的诗作。
此诗共四联。
第一联:“太丘门第庆偏长,喜见元方又季方。”开头两句即点出题意,说明本诗是为李林甫而写。“太丘门第”,指其家族出身。“庆偏长”指其家族世代为官,地位较高。“元方”指唐玄宗之子李亨;“季方”指李亨的弟弟李瑛。这两句是说,我很高兴见到你这样的元方和季方,他们都是朝廷重臣,家世显赫。
第二联:“借问飞霜仍绣斧,何如起草近含香。”上句用典,“飞霜”指高官,“绣斧”代指权柄。“飞霜”比喻高官,“绣斧”比喻权柄。下句是说,你手握朝政大权,如同秋露凝结为霜,令人羡慕,但比起起草诏书,你的才华和声望却稍逊一筹,因为起草诏书更能体现你的才智。
第三联:“两都誉并臣劳懋,一日恩兼帝赉光。”这句的意思是说你在两个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都有很高的声誉,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一日恩”是指皇帝对你的恩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在两个京城都受到很高的声誉,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皇帝还对你特别照顾。这两句是对李林甫的赞美之词。
第四联:“况是南山纷献寿,最荣双白照高堂。”这里的“南山”是指嵩山,因为在唐代,嵩山被视为道教圣地。“双白”指李林甫的两个女儿李氏和李氏。“照高堂”意思是说,她们的才华和美貌都能照耀到高堂之上,让全家人感到荣耀。这两句是说,现在嵩山都来祝寿了,而且你的两个女儿也都很有才貌,让全家人都感到无比的荣幸和欣慰。这两句也是对李林甫的赞美之词。
这首诗通过赞美李林甫的才华和功绩,表达了作者对李林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政治人物的评价标准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