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巷柴扃仅避喧,何知行乐有潘园。
板舆未尽承欢意,菽水还应似里门。
诗句原文:
僻巷柴扃仅避喧,何知行乐有潘园。
板舆未尽承欢意,菽水还应似里门。
注释与赏析:
- “僻巷柴扃仅避喧”:描述诗人在偏僻的小巷中关闭柴门,以减少外界喧嚣。这里的“避喧”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 “何知行乐有潘园?”:诗人反问自己,是否真的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世俗享乐的质疑或反思。
- “板舆未尽承欢意”:使用“板舆”,即板车,意味着诗人出行时乘坐车辆,但这种移动并未完全带来内心的欢喜。
- “菽水还应似里门”:豆类食物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而“应似里门”则可能指的是回归自然、朴实无华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简朴和平和的追求,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通过对比“潘园”和“里门”的简朴生活,诗人表达了对物质享受之外的更高精神需求的探索。整体上,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