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海上凤凰山,山下灵岩杳霭间。
仙都自昔美泉石,福地由来远市阛。
爰溯梁陈始栋宇,百庵十院相连附。
中开石室名普门,旧是黄公栖隐处。
一从英茂已蜚腾,故社难忘竹院僧。
割田岁入充香积,报祀堂留伴佛灯。
荒烟野草将沦没,香火延绵尚不绝。
巍巍古殿似灵光,郁郁丛祠等千越。
善庆应符百世昌,云仍奕叶有辉光。
科名异代绳相继,宦业于时久益芳。
有美当朝名谏议,亢宗自解承先志。
陵谷千年稍变更,箕裘自我宁遗坠。
心因念祖切光前,长悬旧隐寄云烟。
买山辟地可十亩,作室临厓复几椽。
苍松翠竹参差起,怪石飞流接溪渚。
堂称乐志怡心神,馆号撷华满图史。
长桥木末疑汉津,泉听飞轩迥绝尘。
傍舍兼营水月阁,清斋不减辋川人。
羹墙祖德自难舍,选胜溪山亦复寡。
【注释】
黄给谏:黄宗羲的字。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
南山精舍:指黄宗羲隐居于杭州天目山中黄氏家族别墅。
东南海上凤凰山:杭州天目山脉中凤凰山。
仙都:指浙江天台山。
梁陈: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朝。
栋宇:房屋。
普门:佛寺。
黄公:指唐代诗人黄巢,曾隐于此山。
英茂: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香积:佛教语,指供佛时用的各种物品。
报祀:祭祀。
善庆:美好的征兆或预兆。
奕叶:连续几代。
云仍:像云雾一样连绵不断。
箕裘:古代帝王的礼器,比喻后代承继先业。
陵谷:山高谷深的地方,也泛指地势变迁。
箕裘自我宁遗坠:自己继承祖业,不会丢弃。
心因念祖切光前:心中怀念先人,希望他们得到光照。
长悬旧隐寄云烟:长久悬挂着旧时的隐居之地,寄托着对先人的思念。
买山:购买山林,辟地:开辟土地。
作室临厓复几椽:建造房屋,临近山崖只有几间屋子。
苍松翠竹:指山中的松树和竹子。
怪石飞流:形容山石奇特,水流湍急。
乐志:有快乐的心情和志向。
撷华:采摘花朵,比喻采集知识。
辋川人:指唐代诗人王维,曾在辋川(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居住多年。
羹墙祖德:指祖辈的功德。
选胜:选择胜景。
清斋:清净简朴的饮食生活。
祖德:祖父的德行或功绩。
【赏析】
《题黄给谏南山精舍》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黄宗羲赞美了黄给谏在南山精舍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其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的敬仰之情。全诗通过描绘黄给谏在南山精舍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抒发了对先贤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东南海上凤凰山”,起笔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壮丽的大自然景观之中。凤凰山位于杭州天目山脉,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名胜古迹。这句诗通过描绘凤凰山的美丽景象,为下文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作者以赞叹的语气描述了黄给谏在山下灵岩处的隐居生活:“山下灵岩杳霭间。”黄给谏隐居于山下灵岩之间,远离尘世喧嚣,享受着宁静与自然之美。这里的“杳霭”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灵岩间的朦胧氛围,给人以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仙都自昔美泉石,福地由来远市阛”,进一步赞美了黄给谏所处的环境。仙都指的是仙境,美泉石意味着这里水清石美,景色宜人。黄给谏所居之地自古以来就享有盛誉,不仅因为其自然环境优美,更因为这里是一片充满福气的净土,远离喧嚣的世俗世界。
“爰溯梁陈始栋宇,百庵十院相连附。”这两句诗回顾了梁陈时代的建筑风格,以及黄给谏所居之地的布局特点。黄给谏所居之地的建筑风格独特,与古代文人雅士的居所相得益彰。这里的“连”字既表现了建筑之间的紧密联系,又体现了黄给谏与古人之间的精神相通。
“中开石室名普门,旧是黄公栖隐处。”继续展开描述黄给谏所居之地的特点。石室名为“普门”,意指普渡众生,修行悟道之所。这里曾是黄给谏的隐居之地,见证了他的修行历程。
“一从英茂已蜚腾,故社难忘竹院僧。”这两句诗表达了黄给谏在此处修行后的成就与影响。他在这里修炼成功,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人物。黄给谏的事迹与传说在当地流传甚广,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
“割田岁入充香积,报祀堂留伴佛灯。”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示了黄给谏所居之地的独特之处。黄给谏利用自己的收入来供养佛事活动,为信徒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这里的“香积”指的是佛教用语,意为供奉各种供品以供佛之用。
“荒烟野草将沦没,香火延绵尚不绝。”这两句诗描绘了黄给谏所居之地的现状。尽管周围环境荒凉,但黄给谏的影响仍然存在,香火传承不息。
“巍巍古殿似灵光,郁郁丛祠等千越。”通过对古殿与丛祠的描述,进一步赞美了黄给谏所居之地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古殿与丛祠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善庆应符百世昌,云仍奕叶有辉光。”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黄给谏及其子孙的美好祝愿。愿他们的善举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家族世代繁荣昌盛,光耀千古。
“科名异代绳相继,宦业于时久益芳。”这两句诗强调了黄给谏及其子孙在官场上的卓越成就。他们在不同的朝代都有出色的表现,为官清廉,政绩显著。
“有美当朝名谏议,亢宗自解承先志。”这两句诗赞美了黄给谏及其子孙在朝廷中的地位。他们是当朝名臣,肩负着维护国家稳定和繁荣的责任。同时,他们也继承了先人的遗志,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陵谷千年稍变更,箕裘自我宁遗坠。”这两句诗感叹世事变迁,但黄给谏及其子孙并未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坚守初心,传承优良传统,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心因念祖切光前,长悬旧隐寄云烟。”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黄给谏及其子孙的敬仰之情。他们不忘祖训,牢记先人教诲,为国家的发展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买山辟地可十亩,作室临厓复几椽。”这两句诗描绘了黄给谏及其子孙的生活场景。他们购买了山间土地,修建了房屋,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里的“可十亩”、“复几椽”既体现了黄给谏及其子孙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珍视。
“苍松翠竹参差起,怪石飞流接溪渚。”通过描绘周围的自然景观,进一步赞美了黄给谏及其子孙的生活环境和品质。这里的“苍松翠竹”与“怪石飞流”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堂称乐志怡心神,馆号撷华满图史。”最后两句诗总结了黄给谏及其子孙的生活特点。他们居住在一座宽敞明亮的殿堂中,这里充满了愉悦和安宁的氛围;他们还建有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书籍和画作,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艺术遗产。
整首诗通过对黄给谏南山精舍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其的敬仰之情。同时,诗歌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