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春容出塞看,胡沙漠漠照衿寒。
扶来更学灵妃步,睡起羞为道士冠。
琐骨传灯开五叶,鞠衣持茧献三盘。
相思莫误朱成碧,烛泪盈盈蜡晕乾。
【注释】
谁写春容出塞看,胡沙漠漠照衿寒。
扶来更学灵妃步,睡起羞为道士冠。
琐骨传灯开五叶,鞠衣持茧献三盘。
相思莫误朱成碧,烛泪盈盈蜡晕乾。
【赏析】
这首诗是郑超宗在扬州同诸公社集时,即席咏黄牡丹的十首之一。诗中赞美黄牡丹的美丽,同时借花喻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全诗如下:
谁写春容(春容:春天的景色。)出塞看,胡沙漠漠(胡沙漠漠:辽阔的沙漠。)照衿寒。
扶来更学灵妃步,睡起羞为道士冠。
琐骨传灯开五叶,鞠衣持茧献三盘。
相思莫误朱成碧,烛泪盈盈烛晕干。
第一句“谁写春容出塞看”,意思是说是谁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如此生动。这里的“出塞看”指的是在荒凉的沙漠中看到春天的景象,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扶来更学灵妃步”,意思是说诗人看到黄牡丹后,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美女杨贵妃(灵妃)。这里用“更学”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杨贵妃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睡起羞为道士冠”,意思是说诗人在睡梦中梦见自己变成了道士,头戴道士帽,感到害羞。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梦中的情景与现实联系起来,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第四句“琐骨传灯开五叶”,意思是说黄牡丹的花蕊像小小的蜡烛一样,点燃后发出的光芒可以照亮四周,如同传递着智慧和光明。这里通过比喻的手法,赞美了黄牡丹的美丽和价值。
第五句“鞠衣持茧献三盘”,意思是说有人送来黄牡丹的种子,象征着丰收和富饶。这里通过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六句“相思莫误朱成碧”,意思是说不要因为想念而改变了颜色,要保持自己的本色。这里用“朱”和“碧”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黄牡丹的颜色变化,同时也寓意着人们要珍惜当下的时光,不要被外界的变化所迷惑。
最后一句“烛泪盈盈烛晕干”,意思是说在烛光的照耀下,黄牡丹的花瓣上的露珠显得晶莹剔透,而烛光也渐渐消失不见。这里通过描绘蜡烛的燃烧过程,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