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思久滞淫,兴言恣攀陟。
奇峰亘四百,面面俱可识。
上有飞云峰,远接扶桑色。
迤逦瑶台石,烟霞随杖舄。
群仙宁尽纪,丹灶犹可觅。
家由葛令移,松是秦时植。
仰首接飞鸢,摩崖多籀刻。
朱草希黄落,仙禽无倦翼。
步入梅花村,美酿分玄碧。
可以醉游人,若为驱肉食。
小隐吾敢捐,漫向高山忆。

【注释】

游罗浮山:游历罗浮山。罗浮山在今广东境内,相传为七十二峰,其中主峰飞云顶海拔约1296米。

积思:长期思念。

恣:任凭。

奇峰:指罗浮山的奇特山峰。

亘:横贯。

面面俱:四面八方。

有:动词后缀。

丹灶:古代炼丹之炉。

松是秦时植:意思是说山上的古松是秦朝种下的。

仰首接飞鸢,摩崖多籀刻:仰望天空,看见飞鸟在盘旋;摩挲着山崖上的文字和雕刻。

朱草:一种草名。希:希望。

黄落:秋天。

玄碧:酒名。

小隐:隐居山林。

捐:抛弃。

漫:随便,随意。

高山:此处指罗浮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完罗浮山后,有感而作。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充分体现了“五言律诗”的基本形式特征。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优美清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首联“积思久滞淫,兴言恣攀陟。奇峰亘四百,面面俱可识。”表达了作者对罗浮山景色的喜爱之情,以及攀登山峰的豪迈心情。

颔联“上有飞云峰,远接扶桑色。迤逦瑶台石,烟霞随杖舄。”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颈联“群仙宁尽纪,丹灶犹可觅。家由葛令移,松是秦时植。”表现了罗浮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底蕴。

尾联“仰首接飞鸢,摩崖多籀刻。朱草希黄落,仙禽无倦翼。”以飞鸢、摩崖、籀刻等意象,展现了罗浮山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

整首诗通过对罗浮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