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歌行路难,什百之端歌一端。丈夫委质事天子,岂谓当由左右始。
九重邃远壅蔽多,疏贱孤臣竟谁恃。君不见贾谊上书谈世务,汉皇欣然绛灌怒。
只言旦暮即公卿,一麾却作长沙傅。又不见董生硁硁守廉直,儒者安知丞相力。
白头不得里中卧,远徙胶西骄主国。二公之事略无异,史策纷纷多此类。
余风积习传至今,覆辙危机在平地。沛国迂儒不晓事,酷信丘轲泥文字。
往年抗疏婴逆鳞,赐玦归来十二春。岂无高足据要津,未肯低眉干贵人。
贵人方寸九折坂,况我三轮行不远。帝阍无路欲何之,五岳寻仙未应晚。
【译文】
我唱《行路难》,百端中只歌一端。夫君献身事天子,岂料当由左右始。
九重宫禁远而多,疏贱孤臣竟谁恃?君不见贾谊上书谈世务,汉皇欣然绛灌怒。
只言旦暮即公卿,一麾却作长沙傅。又不见董生硁硁守廉直,儒者安知丞相力。
白头不得里中卧,远徙胶西骄主国。二公之事略无异,史策纷纷多此类。
余风积习传至今,覆辙危机在平地。沛国迂儒不晓事,酷信丘轲泥文字。
往年抗疏婴逆鳞,赐玦归来十二春。岂无高足据要津,未肯低眉干贵人。
贵人方寸九折坂,况我三轮行不远。帝阍无路欲何之,五岳寻仙未应晚。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作者假托自己的遭遇来揭露和抨击当时统治者的腐朽和黑暗。《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诗人以自己“白首不得里中卧”的经历为线索,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和黑暗。
首联:“我歌行路难,什百之端歌一端。”起句点明主题——歌唱行路难。这“歌”字,既是对前文“白首”的呼应,又是全篇的总纲。“什百之端”,指各种困难、挫折,是行路难的根源;“歌一端”,是指只有歌颂才能排解忧愁。“丈夫委质事天子,岂谓当由左右始?”丈夫献身事天子,难道是从左右亲近开始的吗?这里,诗人以“丈夫”自比,表明自己虽然有志于建功立业,但受到小人的排挤与诽谤,不能得到任用。这一联是全诗的发端,也是诗人一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第二联:“九重邃远壅蔽多,疏贱孤臣竞谁恃。”九重深官闭塞不通,朝廷上被蒙蔽的人很多。像贾谊这样的人,虽想上书论政,汉文帝却听不进去;像汲黯这样的大臣,虽然敢于直言进谏,但也只能得罪罢了。这两句是说:皇帝身边那些亲信近侍,都把朝臣当作耳目,使他们没有言论的自由,因此朝廷上的正直之士,往往被疏远而无人支持。这四句是进一步说明诗人在政治上屡遭打击的原因。
第三联:“君不见贾谊上书谈世务,汉皇欣然绛灌怒。”你看,贾谊为了谈论时局而上书,汉文帝很高兴,结果却使朱买臣等大臣大怒了。这几句是说汉文帝的昏庸无能和好大喜功的性格,使一些忠直之士受到伤害。这四句是进一步说明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原因。
第四联:“只言旦暮即公卿,一麾却作长沙傅。”我只听说一朝入仕做官就很快可以当上大官,但这次却只好去做长沙太守了。这两句是说自己在官场上屡受打击,终于被贬到地方上去了。这四句是进一步说明诗人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的原因。
第五联:“又不见董生硁硁守廉直,儒者安知丞相力。”又看见董仲舒(一说为董仲舒)坚持节操、廉洁正直,而儒者们却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两句是说儒者们不懂政治,不懂得怎样运用权术。这四句是进一步说明诗人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的原因。
第六联:“白头不得里中卧,远徙胶西骄主国。”头发都白了还没有能回到家乡去休息过,反而被迫迁徙到了胶西王刘彻那里去。这两句是说自己被贬谪到地方后,仍不能安心地度过余生。这四句是进一步说明诗人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的原因。
第七联:“二公之事略无异,史策纷纷多此类。”像司马相如、东方朔这样两位大人物的经历,和这些小人物一样,历史上记载的多了。这两句是说历史书上记载的这类事例太多了。这四句是进一步说明诗人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的原因。
第八联:“余风积习传至今,覆辙危机在平地。”这种风气一直流传到现在,国家的命运就像走在平地上一样危险(比喻国家形势危急)。这两句是说历史的陈迹已经形成,国家正处在危亡之中。这四句是进一步说明诗人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的原因。
第九联:“沛公迂儒不晓事,酷信丘轲泥文字。”沛公刘邦是一个迂腐的书呆子,不懂得如何运用权术。这两句是说刘邦不懂得怎样运用权术,只是死板地相信儒家经典中的仁义道德。这四句是进一步说明诗人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的原因。
第十联:“往年抗疏婴逆鳞,赐玦归来十二春。”以前曾经上书劝谏汉武帝,结果触怒了皇帝,被赐给玉玦离开朝廷回家去了十二年。这两句是说过去曾上书劝谏皇帝,结果反遭斥责而去,离家十二年。这四句是进一步说明诗人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的原因。
第十一联:“岂无高足据要津,未肯低眉干贵人。”难道没有人才能够掌握重要的职位吗?但这些人不肯低头巴结权贵,甘愿做一个清贫的读书人。这两句是说有人具备条件能够掌握重要的职位,但他们不愿屈居人下。这四句是进一步说明诗人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的原因。
第十二联:“贵人方寸九折坂,况我三轮行不远。”贵人的心境就像九折的山路那样曲折,而我呢?不过是刚走完三套马车的行程而已。这两句是说贵人的心机复杂得像九折山那样崎岖,而我呢?只不过是刚刚完成一段旅程的旅人。这四句是进一步说明诗人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的原因。
第十三联:“帝阍无路欲何之,五岳寻仙未应晚。”皇帝的门徒没有路可走,我想到哪里去呢?还不如到五岳去寻访神仙,还来得及。这两句是说既然皇帝的门徒没有出路,不如去寻求神仙解脱自己。这四句是进一步说明诗人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的原因。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屡遭打击的愤怒和不满。同时通过对历史上的典故进行评述,指出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好大喜功的性格特点。此外,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是一首成功的讽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