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无篱落护莓苔,时有邻人共往来。
桑柘总因斤斧废,菊花空对草堂开。
云横关塞馀兵气,水落城池尽劫灰。
况是荒郊多白骨,天阴鬼哭转堪哀。
【注】
兵后:指金灭北宋的战争。篱落:篱笆,篱笆的周围是草,故称篱落。莓苔:莓和苔,两种植物,常生在潮湿处。邻人:指作者的朋友。桑柘:桑树、柘树。斤斧:砍伐的工具,借指战争。草堂:指诗人自己的草堂。云横关塞馀兵气:关塞之上,尚有残留的战马嘶鸣的声音。荒郊多白骨:荒野中到处是死人的骨头。天阴鬼哭:天气阴沉,鬼魂哭泣。
赏析:
这是一首纪事诗,记的是兵乱之后,田园荒芜的萧条景象。
首联先写园子的荒凉破败,“已无篱落护莓苔”,没有篱笆来保护那些长满莓苔的墙头,可见曾经有人居住过。而“时有邻人共往来”则表明,虽然无人居住,但有时还是有些邻居来往于这小园之间。这句诗既表现了一种荒凉破败的景象,也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熟悉和了解。
颔联进一步具体描写了这小园子的凄凉景象。“桑柘总因斤斧废”,桑树和柘树都已经因为被人砍伐而被废弃了,可见曾经有过的繁荣已经消失殆尽。“菊花空对草堂开”则表明,虽然曾经有过辉煌,但现在已经无人欣赏了。
颈联则是从自然景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这小园子的凄凉景象。“云横关塞馀兵气”,关塞上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那风吹过的痕迹还在。“水落城池尽劫灰”,“城池”指的是被烧毁的城市,“劫灰”则是指被烧成灰烬的建筑,可见曾经有过的繁华已经被毁灭殆尽。
尾联则是对整个小园子进行了总结性的描写。“况是荒郊多白骨,天阴鬼哭转堪哀”,更何况在这荒凉的郊外还到处都埋着白骨,天气又阴森,鬼魂们也在哭泣,整个景象让人感到更加的凄惨和悲哀。
这首诗通过描绘小园子的荒凉破败,展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灾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