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不老颜,拄杖天东南。
柱杖四尺,沿厓歌且谣。
及此秋期,天阔烟消。
烟消天高,寂间沉寥。
偕我赤松,偕我玉乔。
不乐昨夕,庶几今朝。
采芝以饭,采松以烧。
酿酒十觚,醉我二三子,醉则弃瓢。
弃瓢何所,挂松之枝。
秋风萧萧,自天吹之。
风吹我瓢,声炒我耳。
我醉厓石,扶醉以起。
醉倚厓石,足履如砥。
醉见厓石,绚烂锦倚。
吁嗟乎厓之跂兮,天地撑拄兮。
吁嗟乎厓之峙兮,君子乐只兮。
【注】:
丹厓六章:指《登天柱山铭》。天柱山,在今安徽省潜山县。据《后汉书·郭泰传》记载,汉末名士郭泰曾游历天柱山,因感叹其高峻险阻,故作《登天柱山铭》。“铸不老颜,拄杖天东南”:指作者自比为赤松、玉乔。赤松和玉乔都是传说中的仙人。“柱杖四尺,沿厓歌且谣”:指作者在天柱山游玩。拄杖即拐杖。“采芝以饭,采松以烧”:指作者采摘草药和木材。“酿酒十觚”:指用山泉水制作酒。“弃瓢何所,挂松之枝”:指饮酒时将酒壶丢弃在山松树旁。“秋风萧萧,自天吹之。风吹我瓢,声炒我耳”:指作者被风刮得头晕目眩。“我醉厓石,扶醉以起”:指作者摇摇晃晃地站起来。“醉倚厓石,足履如砥”:指作者喝醉了靠在石头上。“绚烂锦倚”:指作者看到美丽的景色,心情愉悦。“吁嗟乎厓之跂兮,天地撑拄兮”:指感慨天柱山的高耸入云,如同支撑着天地一般。“吁嗟乎厓之峙兮,君子乐只兮”:指赞叹天柱山的巍峨壮丽,令人感到快乐。这首诗通过描绘天柱山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