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随人白,纡回野径微。
稻香秋雨后,虫语夜声稀。
酒醒寒侵面,花晴香入衣。
相君闲杖履,爱客未言归。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友人在飞驼山的景色和感受。诗中描绘了飞驼山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
诗句释义:
- 飞驼山:这是一首诗歌的题目,指的是位于中国的一座山脉,具体位置需要地理知识来确定。
- 山月随人白:山中的月光如水般清澈,随着人的移动而移动。”白”可能是指月亮的颜色或者月光照亮的地面。
- 纡回野径微:蜿蜒曲折的山路,路旁草丛微微摇曳。这里的”纡回”形容山路曲折,”微”表示草稍微有些弯曲。
- 稻香秋雨后:稻田在秋天的雨水后散发出清新的香气。这里的”稻香”指的是稻田的味道。
- 虫语夜声稀:夜晚的虫鸣声变得稀少,可能是因为雨后的天气变凉。这里的”虫语”指的是各种昆虫的声音。
- 酒醒寒侵面:酒醒了,寒冷的空气让人感到不适。这里的”寒侵面”形容酒醉后面部感受到的冷意。
- 花晴香入衣:晴天的花香渗入衣服,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这里的”花晴”可能是指晴朗的天气。
- 相君闲杖履:朋友正在悠闲地拿着拐杖。这里的”相君”指代朋友,”杖履”指的是拐杖和鞋。
- 爱客未言归:朋友很喜欢我,但他没有直接说出要回家的话。这里的”爱客”指的是喜欢这位朋友,”未言归”表示他还没有说要回家。
译文:
山间明月随人移动,小路迂回且草木轻轻摇曳。秋风过后,稻田散发出清新的香味,夜晚虫鸣稀疏。醒来时寒气袭人,衣服上的花香也渐渐消失。朋友悠闲地拄着拐杖,喜欢我而不直接说我要回家。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飞驼山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明月、山川、稻香、虫鸣等,营造出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深深的情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