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枉信陵车,侯生一敝庐。
自甘昭代隐,拟著老农书。
山冥登楼外,庭寒扫雪余。
相知在古道,宁复曳长裾。
【注释】
- 季冬:冬季的最后一个月。
- 西池君:指张九龄。
- 枉信陵:委屈地拜访信陵君。
- 侯生:战国时魏国的隐士,曾为魏安釐王驾车。
- 敝庐:破旧的房子,比喻隐居之所。
- 昭代:指唐朝。
- 拟着老农书:打算著《老农书》。
- 山冥:山峻深,形容登楼之高。
- 庭寒扫雪余:庭院里积雪未扫。
- 相知在古道:知己相逢在古道上,指朋友之间相互理解、互相帮助。
- 曳长裾:拖着长长的袍袖,形容穿着华丽的衣服。
【译文】
昔日枉驾拜访信陵君,侯生那间破败的草舍;
自甘隐遁于昭代,打算写下一部老农书。
登上山顶遥望远处山峰,庭院中积雪扫不尽余晖;
知己相逢在古道上,哪里还会再拖着华丽的衣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劝勉之意。首句“昔枉信陵车”,即诗人当年曾屈驾拜访过信陵君,这里用典故,表示对友人的尊重。第二句“侯生一敝庐”,写侯生住在一间破旧的草屋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注。第三四句“自甘昭代隐,拟著老农书”,写诗人自己甘愿在唐昭宗时期隐居,打算写一部《老农书》。第五六句“山冥登楼外,庭寒扫雪余”,写诗人登上高山远望,庭院中积雪未扫尽。最后两句“相知在古道,宁复曳长裾”,表达诗人希望与友人相知相惜,在古道上重逢,不要因富贵而忘记老朋友。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