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色冷春衣,沙禽夜尚飞。
路随山下转,僧伴月中归。
祗树藏金界,禅灯出翠微。
他年谢灵运,结社愿无违。

【注释】

西湖:指杭州西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瓮山:山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北。

兰若:佛寺。

祗树:梵语“尸利迦”(jīlīka)的省称,意为菩提树林,泛指寺院。

禅灯:指寺院中燃点的佛灯。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写诗人夜游西湖时与玉峰上人同步归寺的情景。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清新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湖色冷春衣”,用拟人手法写湖面,以“冷”字点出春日湖面的寒意,使读者仿佛看到湖面如冰的景色,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颔联“沙禽夜还飞”,“沙”是虚指,形容湖水清澈见底。“鸟”即前面所说的“沙禽”,这里用一“还”字,表现出作者在夜晚仍能听见沙禽的鸣叫。“尚”字则表现了作者对这种声音的怀念之情。

颈联“路随山下转,僧伴月中归”。“路随山下转”,写诗人沿着山路行走,山势陡峭,道路曲折。“僧伴月中归”,写僧人在月光下回家。这两个词组既写出了诗人行走时的所见所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之情。

最后两句“祗树藏金界,禅灯出翠微”。这两句描写了寺院的景象。“祗树”是指寺院中的大树,“金界”则指寺院的围墙。“禅灯”则是佛教徒烧香拜佛时用的灯火。通过这两句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佛教文化的深厚感情。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译文】

湖面如冰寒冷的春天景色,沙滩上的鸟仍在飞翔。

山路随着山下而弯曲,月光下僧人归寺去。

祇树隐藏了寺院的边界,禅灯闪烁出绿树丛中。

他年我愿效仿谢灵运,结社修行无违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景象,通过对西湖、沙禽、山路、僧人、寺院、树木、灯光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对于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文化背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