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多芳草,还家春服成。
交游嗟献赋,妻子问谋生。
自得山林计,深知猿鸟情。
一樽吟薄暮,风雨闭柴荆。

诗句解释

1 客路多芳草:旅途上遍布着茂盛的芳草,意味着诗人在外旅行时常常感受到旅途的艰辛。

  1. 还家春服成:回家后春天的新衣已经准备好了,反映了诗人在离家和归家之间的变化与期待。
  2. 交游嗟献赋:与朋友相聚时感叹自己擅长的是文学,但可能感到自己的文才不足以满足当前的需求或期望。
  3. 妻子问谋生:与家人团聚时询问家人如何谋生,反映出家庭经济压力和生活的不易。
  4. 自得山林计:表示自己已经找到了逃离尘世、隐居山林的打算,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追求。
  5. 深知猿鸟情:深刻理解并同情猿与鸟类的生活状态,可能是通过与这些动物的相处来获得对自然的感悟。
  6. 一樽吟薄暮:傍晚时分,独自一人饮酒吟诗,表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
  7. 风雨闭柴荆:夜晚,外面风雨交加,关上柴门,描绘了一幅寂静而紧张的氛围画面。

译文

旅途中到处是茂密的芳草,回到家乡后春天的新衣已经做好了准备。
朋友们聚在一起感叹我太擅长写诗了,但是可能觉得自己的诗还不够好,不能满足当下的需要或期待。
和家人团聚时询问他们如何谋生,反映了家庭经济的压力和生活的不易。
我已经找到了离开世俗、隐居山林的计划,体现了我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追求。
我深刻理解到猿和鸟儿的生活状况,可能是在与它们相处的过程中获得了对自然的感悟。
独自在黄昏时分饮酒吟诗,表达了我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夜晚,外面的雨水打湿了窗户,关上了柴门,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紧张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归隐情怀的七言律诗。首联“客路多芳草”描绘旅途中的荒凉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次联“还家春服成”则透露出一种对家的渴望和温馨。第三联“交游嗟献赋”,反映了诗人在社交场合的尴尬和自我安慰,同时也表现出他对文才的自我认识。接下来的“妻子问谋生”,揭示了家庭生活的艰辛以及对未来生计的担忧。第五六句“自得山林计”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深知猿鸟情”,“一樽吟薄暮”,则是诗人在孤独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全诗结构紧凑,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