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在咫尺,钟磬落诸天。
不到真如地,遥看香积烟。
轮蹄双树下,语默一灯前。
欲问无生法,衰颓独慨然。

诗句释义:

  1. 东林寺夜集不与次西岩君韵:在东林寺的夜晚聚集,没有与次西岩(可能是另一个寺庙或地点)的主人进行诗歌对吟。这里的“次西岩”可能是指其他地点,也可能是特指某位诗人。
  2. 庐山在咫尺,钟磬落诸天:庐山(指中国江西省境内的庐山)近在咫尺,而佛寺里的钟声和磬声仿佛从天而降。
  3. 不到真如地,遥看香积烟:虽然身处庐山,但未能到达真正的佛地(真如地,即佛教中理想的净土)。只能远远地看着香烟袅袅,感受寺院的庄严。
  4. 轮蹄双树下,语默一灯前:这里描绘了两种不同的场景,一方面可以感受到车马行走的声音,另一方面则看到一盏明灯前静坐的身影,反映出一种宁静与喧嚣并存的氛围。
  5. 欲问无生法,衰颓独慨然:面对佛法,诗人想要探究其深奥的道理却感到困惑和疲惫,这种情绪的表达反映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内心的感慨。

译文:
在东林寺的夜晚聚会,我没有参与次西岩(可能是另一位诗人或地点)的诗歌对吟。庐山就在我的眼前,钟声和磬声仿佛是从天上传来。我未能到达真正的地方(真如地),只能远远地观看香积炉中的烟雾飘散。在车马行走的声音中,我能看到一盏明灯前有人静坐。我试图探究佛法的深奥之处,却感到困惑和疲惫。

赏析:
这首诗以东林寺夜晚的集会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宗教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首句直接点明了集会地点和主题,即东林寺的夜聚活动并未涉及次西岩。接下来的四句通过描绘庐山的美景和僧人的活动(钟磬声等),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然而,诗的最后一句却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哲理的困惑和无力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超脱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和宗教精神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