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初归复此行,燕南极目送飞旌。
天连嵩岳寒云尽,马度黄河春草生。
簪笔常思未央殿,封章时发大梁城。
知君最爱应刘赋,更向西园一寄声。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塞上初归复此行,燕南极目送飞旌。
- 解释:在塞外刚归来之后,再次踏上征程。燕子向南远眺,目送着队伍前进的旗帜。
- 天连嵩岳寒云尽,马度黄河春草生。
- 解释:天连着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天空中寒冷的云层已经散尽。马匹跨越黄河,河滩上生长着春天的新草。
- 簪笔常思未央殿,封章时发大梁城。
- 解释:常常思考未央宫(皇帝居住的地方),当需要上书时,就从大梁城出发。
- 知君最爱应刘赋,更向西园一寄声。
- 解释:知道你最喜欢的是《应刘赋》。再向西园寄去一封信。
注释:
- 塞上初归复此行:在塞外刚归来之后,再次踏上征程。
- 燕南极目送飞旌:燕子向南远眺,目送着队伍前进的旗帜。
- 天连嵩岳寒云尽:天连着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天空中寒冷的云层已经散尽。
- 马度黄河春草生:马匹跨越黄河,河滩上生长着春天的新草。
- 簪笔常思未央殿:常常思考未央宫(皇帝居住的地方),当需要上书时,就从大梁城出发。
- 知君最爱应刘赋:知道你最喜欢的是《应刘赋》。
- 更向西园一寄声:再向西园寄去一封信。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王侍御再次出征的感慨。首句“塞上初归复此行”描绘了王侍御刚刚离开不久,又再次踏上征途的场景,展现了其不屈不挠的精神。第二句“燕南极目送飞旌”则通过燕子的视角,表现了王侍御出征时的坚定和决绝。第三句“天连嵩岳寒云尽”,进一步描绘了出征的背景环境,天地相连,寒云已散,为王侍御出征营造了一种壮阔而严峻的氛围。第四句“马度黄河春草生”,则巧妙地利用春天的景象来衬托出征的意义,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诗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对友人王侍御出征的深切关怀和对其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