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发萧萧昼不冠,他乡风物若为看。
花庭晒药日将午,茅屋烹茶春尚寒。
久别亲朋谁问病,深怜儿女自加餐。
是非高枕浮云过,遥忆西河旧钓竿。

诗解

第一句:鬓发萧萧昼不冠,他乡风物若为看。

  • 注释:形容自己因生病而头发花白,白天不戴帽子。描述自己在异乡看到的风景和事物,心中感到困惑和迷茫。
  • 赏析:诗人以“鬓发萧萧”开头,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的衰老状态。“昼不冠”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生病而显得憔悴的样子。面对异乡的风物,诗人感到困惑和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欣赏和理解。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和体验。

第二句:花庭晒药日将午,茅屋烹茶春尚寒。

  • 注释:在庭院里晒药材,阳光已近正午;在茅草屋里煮茶,春天仍然寒冷。
  • 赏析:诗人通过“花庭晒药日将午”这一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状态。虽然阳光已近正午,但庭院里的药材在阳光下逐渐晾干,散发出淡淡的药香,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受。而“茅屋烹茶春尚寒”则描绘了诗人在简陋的茅屋中煮茶的情景,尽管春天已经到来,但室内依然寒冷,这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三句:久别亲朋谁问病,深怜儿女自加餐。

  • 注释:长时间与亲朋分离,没有人询问我的病情;深深地怜悯我的儿女们,为他们准备饭菜。
  •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与亲人朋友长时间分离的痛苦。他没有寻求他人的帮助或关心,而是深深地思念自己的子女。这种行为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子女的关爱。

第四句:是非高枕浮云过,遥忆西河旧钓竿。

  • 注释:是非如同高枕无忧地漂浮在云端一般,过去的回忆如西河之畔的旧钓竿,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模糊。
  • 赏析:诗人用“是非高枕浮云过”来形容自己对世俗纷争的看法,认为这些是非就像高高的枕头上飘浮的云朵一样,无法抓住也无法触及。而“遥忆西河旧钓竿”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这种怀旧的情感与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疏离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深沉而富有内涵。

译文

第一句:鬓发萧瑟无装饰,他在异地看景物。

  • 注释:头发花白,不戴帽子,表现出诗人因疾病而显得憔悴的状态。描述了诗人在异乡所看到的风景和事物,感到困惑和迷茫。
  • 赏析:此句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因病而变得憔悴的形象,以及他在异乡所见所感的复杂心情。这种表达方式既直观又充满诗意,让人能够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第二句:庭院晒药阳光正午,简陋茅舍烹茶春仍寒。

  • 注释:在院子中晒药材,阳光直射正午时分;在狭小的茅草屋中煮茶,春天依旧寒冷。
  • 赏析:此句通过具体的时间和场景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阳光明媚,药材在阳光下逐渐晾干,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而在简陋的茅草屋中煮茶时,室内依然保持着寒冷的气息,这进一步衬托出诗人简朴而坚韧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长时间远离亲人朋友,无人问及我健康。

  • 注释:长时间与亲人和朋友分离,没有人询问我的健康情况。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与亲人朋友长时间分离的痛苦和无奈。这种痛苦不仅源于身体上的不适,更源于心灵上的孤独和失落。诗人通过这种描述,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和渴望亲近的情感。

第四句:是非成败如浮云,回忆西河的老钓竿。

  • 注释:是非成败像高枕无忧地漂浮在云端一样,回忆那些在西河之畔的老钓竿,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不清。
  • 赏析:此句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得失的看法。他认为世间的是非成败如同高枕无忧地漂浮在云端一样,无法真正把握也无法真正影响。而过去的回忆如西河之畔的老钓竿,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不清。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使得整首诗更加深沉而富有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