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遥自蓟城回,旷逸堪怜越客才。
驿柳清秋还并辔,潞河良夜坐传杯。
青山别后边烽起,明月歌中塞马来。
今夕相看感离乱,西风吹雨不胜哀。

【解析】

此诗为诗人于元丰七年(1084)十月,时在潞邑任上,遥忆去年与应职方瑞伯同游盘山、饮潞阳官舍时的情景。全诗共八句四十二字,内容充实,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风格苍凉。

“十四夜即席呈应职方瑞伯因忆去秋是夕同瑞伯归自盘山复酌潞阳官舍时北寇已走三河慨然赋此”,首联叙事点题,写去年与瑞伯在蓟城相会,同游盘山,饮酒潞阳官舍的情景;“去年”表明时间之久远,而此时又逢“今夕”,则又表明时间的更替,两相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怀。“遥自蓟城回”,表明自己是从遥远的蓟城归来的。“旷逸堪怜越客才”,表明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认为自己的才华可与古代的越客相媲美,这既是对自己才能的一种夸赞,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感叹。“驿柳清秋还并辔”(指两人一起骑马),表明诗人与瑞伯之间的友情深厚,两人一同骑马游览了蓟城的景色;“并辔”一词既写出了当时的情景,也暗示了当时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青山别后烽起”,写诗人与瑞伯分手之后,战火蔓延至青山附近,烽火连天,形势非常危急;“明月歌中塞马来”,描写了战乱期间边塞地区的紧张气氛,以及边塞将士奋勇杀敌的豪迈气概。“今夕相看感离乱”,点明题目中的“即席”、“赋此”之意,表明诗人是在宴会之中吟咏这首诗的;“西风吹雨不胜哀”,写诗人在风雨中看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不禁感到悲痛欲绝。

【答案】

去年遥自蓟城回,旷逸堪怜越客才。

驿柳清秋还并辔,潞河良夜坐传杯。

青山别后烽起,明月歌中塞马来。

今夕相看感离乱,西风吹雨不胜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