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压山城雨不休,阁中遥起故园愁。
漳河东去苍茫色,犹似三台醉里秋。

【注释】

云压山城:形容乌云笼罩整个山城,雨下个不停。邺城:指邺都(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这里借代邺都的繁华。故园:指作者的家乡。阁中遥起故园愁:在圆通阁上远望家乡。三台:指邺城的西面有三座山,分别是金台、铜台和土台。醉里秋:指喝醉后看到秋天的景象而感到惆怅。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春末夏初登邺城古北楼观眺时所写。

首联:“云压山城雨不休,阁中遥起故园愁”,诗人以对偶句式,描写了一幅阴云密布,大雨滂沱,诗人凭栏远眺,思忆家乡的图景:乌云笼罩着山城;细雨连绵不断;登上圆通阁远望故园,勾起无限乡愁。

颔联:“漳河东去苍茫色,犹似三台醉里秋”两句,诗人将目光从故园移向邺城南面的漳河。“漳河东去”点出时间地点,表明诗人站在邺城古北楼之上,眺望南面漳河。“苍茫色”是说河水浑黄,与远处群山的青黛相对照,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犹似三台醉里秋”一句,用典抒情。“三台”,指的是邺城西边的金台、铜台和土台。据《邺中记》记载:汉末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曾登邺城西三台之最高者,作短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在台上“仰视天地,茫茫然回睇,自伤身世,遂作斯吟”。曹操的这种感慨,正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心情,他想到曹操当年登台时的情景,不禁悲从中来。“犹似三台醉里秋”,诗人想象自己像曹操一样,站在台上,面对苍茫的大地和滚滚东流的漳河,感叹人生短暂,不免产生一种怅惘感伤的情绪。这两句通过曹操的典故和“苍茫色”的形象描写,抒发了诗人因久雨难晴而生的惆怅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

全诗以对偶句式结构,描绘了一幅阴云密布,大雨滂沱,诗人凭栏远眺,思忆家乡的图景,并运用典故抒情,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