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佳会几名流,野色偏多背郭楼。
汾上雨晴还驻马,白云一片写清秋。
【注释】
王文父:即王安国,苏轼在徐州知州任上的朋友。
名流:名士、士大夫。
野色:自然景色。
汾上:指太原城北的晋阳城。
驻马:停下马来。
清秋:秋天的清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是作者于元丰六年(1083)九月十五日在徐州登楼观景时所创作的。首四句写登楼所见之景,五、六两句点出题意“秋”,而全篇之意亦由此二句而出。
开头两句“西园佳会几名流,野色偏多背郭楼”是写登上高楼,看到的景象。“西园”即王文父别墅,在徐州城西,风景优美。王安国和苏东坡同为当时名士,常在一起宴游赏玩。这里说“名流”二字,表明作者与王安国交往密切,有共同的志趣。“几”字是“数”的意思,言人数之多,说明聚会的场面热闹;“野色”即自然景色,指郊外的景物。“偏多”两字说明作者特别喜爱这郊野景色,因为它比城市中的景色更加迷人。“偏多”两字还表现了作者对郊野的喜爱之情。“背郭楼”是指城外的楼房,也就是别墅的位置。
第三句“汾上雨晴还驻马,白云一片写清秋。”写的是作者登楼所见之景,也是这首诗的重点所在。“汾上雨晴”“云一片”,是说天气转晴后,从楼上望去,远处的天空中出现了白云一片,非常美丽。“还驻马”是说作者下了马,站在楼上观望。“白云一片写清秋”是写作者凭栏远眺时所看到的景象。这里的“秋”,并不是指秋天,而是借用“秋风”这个词语。因为秋天的气候凉爽,所以人们常用“秋风”来形容它。作者用“写”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表现出他对于这种美景的感受和欣赏。
整首诗以“秋”、“清”、“野”、“云”等字词作为关键词,通过描绘登高望远所见之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