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赋张平子,能文刘孝标。
空怜此明月,不得共清宵。
一水流何急,双帆去渐遥。
秋光云淡淡,风色树萧萧。
沁浦期高兴,苏门拟胜招。
齐名镇河朔,歌颂到渔樵。
【注释】:
张少参:指张平子,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张衡。刘佥宪:指刘孝标,南朝齐人,曾任尚书郎、侍中等职。
舟发塌河:即舟发于塌河。塌,通“沱”,小溪名。
伫望有作:即有所感而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夜行船的抒情诗。诗中通过舟中的张平子和刘孝标的咏月抒怀,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上的寂寞与惆怅之情。
首联“作赋张平子,能文刘孝标”。张衡和刘孝标都是汉代的大文豪,他们擅长写赋,而且文章写得非常好。这两句诗表明了诗歌的主题。诗人以这两位文人为代表,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寥。
颔联“空怜此明月,不得共清宵”。这里的月亮是诗人心中的寄托,也是他的朋友张平子和刘孝标的化身。他们虽然不能一起欣赏这轮明亮的月亮,但诗人仍然感到一种深深的遗憾和伤感。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颈联“一水流何急,双帆去渐遥”。这句诗描绘了河流奔腾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行程。诗人看着河水急速流动,看着船只渐渐远去,心中不禁生出许多感慨。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尾联“秋光云淡淡,风色树萧萧。”这是诗人的想象,他把秋天的景色融入了自己的感受之中。这里的秋风和落叶,都是诗人心中的哀愁和失落。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岁月无情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行船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抒发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怀念。诗人以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为基础,创作出了这样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情色彩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