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终南山,松萝幽且邃。
中有一真人,超然远朝市。
手握神龙珠,照夜光自秘。
石苔积古色,斗室廓天地。
涧泉为谁清,蕙花为谁媚。
西望徒遐思,书札何由寄。
嗟哉处流俗,冥心可无醉。
鸱鸮为家祥,凤鸾非世瑞。
奈何君子交,中道两弃置。
不见针与石,相合似同类。
文字生瑕疵,邓林叶纷坠。
有家早归欤,独歌以卒岁。
岁寒元气塞,偃仰待春事。
【注释】
瞻:仰望。终南山:秦岭的别名,在长安城南面。松萝:泛指山中的树木。真人:指隐士。超然:超出尘世之外。握:持。神龙珠:道家传说中能驱邪避祸的宝物。照夜光:指明月。石苔:石头上的苔藓。斗室:小屋或小房。涧泉:山间泉水。蕙花:一种香草。西望徒遐思:遥望着西边,徒自遐思。书札:书信。嗟哉:感叹词。处流俗:处于世间。冥心:清静无欲的心。可无醉:可以不醉。鸱鸮:猫头鹰。为家祥:成为家中的吉祥物。凤鸾:指凤凰和鸾鸟。非世瑞:不是世上的福气。奈何:为什么。君子交:指君子间的交往。中道:中间道路。两弃置:相互放弃。不见针与石:形容二者没有相合之处。针与石都是坚硬之物,但它们不能相合。相合似同类:像石头与针一样不相合。邓林:传说中的树木,叶子可食,树皮可入药。叶纷坠:树叶纷纷落下。有家早归欤:回到家早点休息吧。独歌以卒岁:独自唱歌度过一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杂感》组诗中的第五首。此诗借咏叹终南山之松萝真人,寄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腐败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慨。全诗意境深远,寓意含蓄,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意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联写终南山之松萝。松萝,即松枝上的苔藓。“幽邃”,幽深深远。这两句诗写出了松萝生长的自然环境及其特点。
颔联用典抒发志趣。《列仙传·王远》:王远学道于安期先生,久而辞归,曰:“我游心于六极之表,栖志于九天之外。”此处“真人”指隐居之人。“超然”二字表现出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颈联运用比喻手法,将隐居生活比作手持神龙珠照夜行。这里,“手”和“神”都暗示了隐居生活的特点。“夜光”则暗喻月亮的光芒,表示隐居者虽身处山林之中,但心仍关注社会,不为外界所动。
尾联写隐居生活的孤独与寂寞。“斗室廓天地”描绘出隐居者的狭小空间和广阔的胸怀,“斗室”即斗室,指狭小的房间;“天地”象征宇宙。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
整首诗通过咏叹终南山之松萝,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腐败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慨。通过对松萝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点的描写,以及对其与世俗生活的对比,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典故、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