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炎州客,那知宇宙偏。
日车淹北户,火树烁南天。
气溽乘宵雨,云蒸挟暮烟。
波斯夸白,出入不曾捐。

南夏

不作炎州客,那知宇宙偏。

日车淹北户,火树烁南天。

气溽乘宵雨,云蒸挟暮烟。

波斯夸白,出入不曾捐。

注释:
南夏 - 指夏天的炎热,也指诗人所居之地的炎热。
不作炎州客 - 不做炎热地区的客人。炎州,古地名,这里指的是炎热的地方。
那知宇宙偏 - 怎么知道宇宙中只你一个特别热呢?偏,独特,与众不同。
日车淹北户 - 太阳像车轮一样把热气带到北方,遮蔽了南方的门户。淹,遮蔽,引申为影响。
火树烁南天 - 像烈火一样的树木在南方的天空中闪耀。烁,照耀,引申为燃烧。
气溽乘宵雨 - 潮湿的气息随着深夜的雨水袭来。溽,潮湿。
云蒸挟暮烟 - 云雾像蒸气似的带着傍晚的烟雾。
波斯夸白 - 波斯人夸耀他们的白色。波斯,古代民族名,这里借指白色。
出入不曾捐 - 不论进进出出都不受天气的影响和干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无奈与感叹。
首联“不作炎州客,那知宇宙偏”,诗人自比于不居住在炎热地方的人,以此表达了对炎热气候的不解和无奈。这里的“作”可以理解为“成为”,“炎州客”即炎热之地的居民,而“宇宙偏”则表示只有自己一个人感到这种炎热。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颔联“日车淹北户,火树烁南天”进一步描绘了炎热的天气。“日车”指的是太阳,在这里比喻炎热。“火树”则是用来形容火焰般的树木,形象地描绘了南方天空中的炽热景象。这两个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南方炎热的酷暑,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炙热的感觉。
颈联“气溽乘宵雨,云蒸挟暮烟”承接上文,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炎热。“气溽”是指湿热的空气,“乘”有携带的意思。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时分,湿热的空气仍然携带着白天的炎热,使得整个空气都弥漫着一股闷热的气息。而“云蒸挟暮烟”则形容了乌云密布的景象,云团像蒸气一样围绕着傍晚的烟雾,使得整个天空都被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这两句诗共同描绘了一个湿热、闷热、黑暗的夜晚景象,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闷热难耐的感觉。
尾联“波斯夸白,出入不曾捐”以波斯国为喻,赞美其白色之美。“波斯”是古代的一个民族名,这里借指白色。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白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出入不曾捐”也暗示了无论何时何地,诗人都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不受外界影响。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炎热天气的无奈和感慨,也展示了诗人坚韧不屈的品质和个性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