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苍梧远,孤臣独倚楼。
云山空洒泪,江海岂容愁。
属国归无日,文园病未休。
不堪南极外,风送九天秋。
【注释】
辛巳: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苍梧:指洞庭山。
属国:指湖南。
文园:指贾谊。
【赏析】
《登楼》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于作者贬官后,登高远望,感慨万千,抒发了作者的悲愤之情。全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凝炼,意境深远,耐人咀嚼。
首联“落日苍梧远,孤臣独倚楼。”开篇即写登楼所见之景。在落日余晖中,苍茫的洞庭山显得那么遥远和空寂。一个“远”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一个“孤”字,则突出了他孤立无援的处境。面对这落日余晖中的苍茫山色,作者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孤独处境。这种孤独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此时,他正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遥望着远方。这一句既描绘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又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
次联“云山空洒泪,江海岂容愁。”紧承上联而来,继续描绘诗人所观之景。在这落日余晖中,云山之间仿佛也在流淌着泪水。这是对自然景物的拟人化,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原本单调、寂静的自然景色变得生动起来。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无奈。而江海虽然浩渺无边,但并不能容纳他的忧愁。这句诗以江海为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颔联“属国归无日,文园病未休。”承接上联而来,继续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里,“属国”指的是被贬谪的地方,而“文园”则是指贾谊。这两个典故都暗示了诗人自己的遭遇。他曾经被贬谪到这个地方,如今却已经回不去了。同时,他也知道自己的病情还未痊愈,因此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这句诗既是对现实的一种描述,也是对自己内心痛苦的抒发。
颈联“不堪南极外,风送九天秋。”则是诗人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看到的景象和感受到的情感。这里的“南极外”指的是极远的地方。而“风送九天秋”则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色:秋风送爽,吹拂着遥远的天际,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染成秋天的颜色。然而,诗人却无法真正融入这片美景之中。他只能在风中感受到那份萧瑟与凄凉,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无奈。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又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情感内涵,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身处逆境但仍心怀壮志的文人形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悲愤之情和坚定信念。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学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