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去已久,空山今有亭。
秋烟荒橡栗,古壁暗丹青。
城抱江如带,天垂嶂列屏。
双旌馀片石,啼鸟下林坰。

注释:

韩山亭子:这是一座位于韩山的亭子。韩山:指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的韩山,因山上有古庙而得名。亭子:古代建筑的一种,通常用来供人休息、观景或进行其他活动。

韩子去已久:这里的“韩子”指的是韩愈,他是唐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去已久”表示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

空山今有亭:在曾经荒芜的山中现在却有了一座亭子,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秋烟荒橡栗,古壁暗丹青:描绘了一幅秋天的风景图。烟(云雾)笼罩着山间,使得橡树和栗子显得更加荒凉;而古壁上的颜料已经褪色,无法分辨出原有的色彩。

城抱江如带,天垂嶂列屏:描绘了城市环抱着江河,如同一条腰带一样;而远处的山峰就像屏风一样排列开来。这里用“城抱江如带”来形容城市的布局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而“天垂嶂列屏”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如同屏风一般排列,形成了一道壮观的风景线。

双旌馀片石,啼鸟下林坰: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场景。旗帜在风中飘扬,留下了一片石头的痕迹;而小鸟在树林中欢快地跳跃,仿佛在迎接游客的到来。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韩山亭子及其周围环境,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画意的美丽画面。首先,诗人通过“韩子去已久,空山今有亭”两句来表达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接着,“秋烟荒橡栗,古壁暗丹青”两句描绘了秋季的景色以及古壁上的颜色已经褪去的景象,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然后,“城抱江如带,天垂嶂列屏”两句则描绘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远眺山峰的壮美景象。最后,“双旌馀片石,啼鸟下林坰”两句则营造了一个宁静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之中。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