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澹荡入芳辰,向夕凭高天气新。
白社故山谁是长,青阳此日始逢人。
云生屐齿真饶胜,月送觥筹不厌频。
野坐莫嫌供具薄,绿榕为盖草为茵。
人日同张孟奇家兄寅仲阮唯仲余土翘登碇冈小酌
春光澹荡入芳辰,向夕凭高天气新。
白社故山谁是长,青阳此日始逢人。
云生屐齿真饶胜,月送觥筹不厌频。
野坐莫嫌供具薄,绿榕为盖草为茵。
【注释】:
⑴人日:农历正月初一日,俗称“人日节”。古人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人日”。此诗是作者与友人游钧州(今河南省禹县)的景致。
⑵澹荡:形容水面宽广、平缓。芳辰:美好的春天。
⑶向夕:傍晚。凭高:登上高处。天气新:天气晴朗。
⑷白社:指诗人的故乡,位于白社山。
⑸青阳:即清明。此日:即清明节。
⑹云生屐齿:形容脚下的屐齿被云雾笼罩,宛如在云端行走,非常壮观。
⑺月送觥筹:月光如水,倒映在杯盘之间。觥筹,酒器和酒杯。
⑻野坐:郊外野地的坐席。莫嫌:不要嫌弃。供具薄:供品简陋。
⑼绿榕:指茂盛的榕树。为盖:作为遮阳的伞盖。草为茵:用草铺成座垫。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友人游钧州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春日景色及游赏时的愉快情景。首联“春光澹荡入芳辰”,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愉悦之情;颔联“向夕凭高天气新”,则写出了作者登高望远时的感受与景象;颈联“云生屐齿真饶胜”,描绘了作者行走于云海之上的壮美画面;尾联“野坐莫嫌供具薄”则表现出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欣赏之情。整体来看,此诗语言优美,意境宏大,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