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天梦破世缘轻,永息庵题身计成。
久向丹丘探要诀,懒从欲界恋浮荣。
谁能却老兼怡老,君实尊生更达生。
一任玉棺来早晚,陶公先听挽歌声。
豫挽王处士
钧天梦破世缘轻,永息庵题身计成。
久向丹丘探要诀,懒从欲界恋浮荣。
谁能却老兼怡老,君实尊生更达生。
一任玉棺来早晚,陶公先听挽歌声。
注释:
- 钧天梦破世缘轻:钧天,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帝所在的地方,这里比喻高远的理想或境界。梦破世缘轻,意味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 永息庵题身计成:永息庵,可能是指某个修行的场所或寺庙的名称,题身计成,表示在这里完成了人生的规划或心愿。
- 久向丹丘探要诀:丹丘,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修行或修炼之地。探要诀,意指寻求生命的真谛或秘诀。
- 懒从欲界恋浮荣:欲界,佛教所说的六道之一,指人世间的欲望和追求。恋浮荣,表示沉迷于世俗的繁华与名利。
- 谁能却老兼怡老:却老,意为延缓衰老的过程。怡老,意为使老人愉悦、快乐。
- 君实尊生更达生:君实,可能是对对方的尊称或者称呼。尊生,意为重视生命、尊重生命。达生,意为领悟生命的真谛,达到一种超脱物欲的境界。
- 一任玉棺来早晚,陶公先听挽歌声:一任,意为任由、任凭之意。玉棺,可能是指装殓死者的棺材,这里比喻死亡。陶公,指陶渊明,一位著名的诗人和隐士。听挽歌声,意指聆听他人的哀悼之词或挽歌之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处士的深厚情谊和对其人生经历的赞美。诗人通过对王处士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认识和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王处士的祝愿,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