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乐轲忧久隐沦,关闽续后又荆榛。
眼中人物有臧否,世上声名半假真。
末学每因诗作累,苦心思与德为邻。
梦醒刊落繁枝叶,一室愔愔玉自温。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与注释:

  1. 颜乐轲忧久隐沦,关闽续后又荆榛。
  • 颜乐轲(yān lè kē):这里指的是颜乐轲,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自号或是某个人的名字。
  • 忧久隐沦:忧虑长久地隐居在山林之中,没有功名利禄。
  • 关闽:指福建一带。
  • 续后:之后,即在福建隐居之后的岁月。
  • 荆榛:荆棘丛生,比喻混乱、荒凉的景象。
  1. 眼中人物有臧否,世上声名半假真。
  • 臧否:指褒贬,评价好坏。
  • 臧:好,善,褒扬。
  • 否:恶,劣,贬斥。
  • 声名:名声和名誉。
  • 半假:一半是真实的,一半是假的。
  • 真:真实,不虚假。
  1. 末学每因诗作累,苦心思与德为邻。
  • 末学:末流之学,即后来的学者。
  • 每:常常。
  • 因诗作累:因为写诗而烦恼。
  • 苦心:用尽心思。
  • 思:思念,考虑。
  • 与德为邻:与道德相伴随。
  1. 梦醒刊落繁枝叶,一室愔愔玉自温。
  • 梦醒:梦醒时分,醒来。
  • 刊落:剪除,剔除。
  • 繁枝叶:繁茂的枝叶。
  • 安静:寂静无声。
  • 愔愔:平静的样子,形容房间内静谧的氛围。
  • 玉自温:像玉那样温润。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看法。首联描绘了诗人在福建隐居后的荒凉景象,暗示了他对这种环境的无奈和接受。颔联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中人物的评价标准,认为世间的名声往往掺杂着虚假的成分。颈联表达了诗人因为写诗而感到烦恼,同时也反映出他与道德的追求密不可分。末联描述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发现一切纷扰都已消除,只剩下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整体来看,这首诗透露出诗人追求内心宁静,远离世俗纷争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