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往返两都间,每爱投闲竟得闲。
松菊未应荒旧圃,鹓鸾久矣愧仙班。
清泉静濯溪边石,碧落孤撑海上山。
到处行吟足为乐,漫将诗史自褒删。
我们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
- 三年往返两都间,每爱投闲竟得闲。
- “三年”指的是诗人在两地之间往返的时间。
- “两都”指的是京城的长安和洛阳。
- “投闲”即放下官职,过一种闲暇的生活。
- “竟得闲”表示最终能够享受这份闲暇。
- 松菊未应荒旧圃,鹓鸾久矣愧仙班。
- “松菊”指松树和菊花,这里用来象征自然和清贫的生活。
- “旧圃”指的是过去种植这些植物的地方,也暗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 “鹓鸾”是古代的一种官名,象征着高官显贵。
- “久矣”表示已经很长时间了。
- “愧仙班”意味着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没有达到那种官位上的荣耀。
- 清泉静濯溪边石,碧落孤撑海上山。
- “清泉”指的是清澈的泉水。
- “静濯”意思是静静地洗涤。
- “溪边石”指的是溪流旁边的大石头。
- “碧落”通常用来比喻天空。
- “海山”指大海中的山峰。
- 到处行吟足为乐,漫将诗史自褒删。
- “到处行吟”意思是到处吟诵诗歌。
- “足为乐”表示这样的吟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 “漫将”意为随意、轻率地。
- “诗史”指诗歌的历史。
- “自褒删”意味着诗人随意删除或修改自己的作品,以适应某种审美标准或评价。
接下来是译文:
三年来我往返于京城与地方之间,每回都能享受到那份闲暇的快乐。
松树和菊花并没有被遗忘在我的旧宅园子里,那些曾经高官厚禄的鹓鸾现在却让我感到惭愧。
清澈的泉水静静地流淌在溪边的大石头上,我独自站在大海中的小山上,俯瞰着远方。
无论是在哪里,吟唱诗歌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随意地修改自己的诗篇,以迎合某种审美观念或评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不同地方生活经历的感受。通过描绘自己在不同地点的生活状态和心情变化,诗人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官场的淡泊。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境遇的自我评价,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