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直孤高,上有百鸟巢。
征蹄踠石磴,归鬓掠松毛。
双塔荒烟合,千峰积雪消。
卞生持鄙吝,曾足慰民劳。
翠云庵
翠云庵,位于今湖北省黄梅县境内,是一座古老的寺庙。据《黄州府志》记载,它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翠云庵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结庐直孤高,上有百鸟巢。
“结庐”,意为建造住所;“直孤高”,形容居所之高远;“上”通“尚”,指上方或高处;“百鸟巢”,意指众多鸟类的栖息之所。这两句诗描绘了翠云庵的高峻和周围自然环境的美好。翠云庵建在高山之巅,与众鸟为邻,显得格外宁静而神秘。
征蹄踠石磴,归鬓掠松毛。
“征蹄”,即旅途中的马蹄声;“踠”,同“踏”,意为踩踏或践踏;“石磴”,指山路上的石头台阶;“归鬓”,指回家的马鬃;“掠”,意为扫过、掠过;“松毛”,指松树的细毛。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行者经过翠云庵时的景致。马蹄踏过崎岖的山路,发出清脆的声响,而归家途中的马鬃则被松树的细毛轻轻扫过。
双塔荒烟合,千峰积雪消。
“双塔”,指的是翠云庵前的两座石塔;“荒烟”,即荒凉的烟雾或尘土;“合”,指融合在一起;“千峰”,指连绵不断的群山;“积雪消”,意为积雪融化。这两句诗描述了翠云庵周围的自然景色。两座石塔历经岁月的洗礼,与周围的荒芜景象融为一体,而群山之间,积雪逐渐消融,恢复了生机。
卞生持鄙吝,曾足慰民劳。
“卞生”,指卞玉京,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在当时享有盛誉;“鄙吝”,意为心胸狭隘或吝啬;“曾”,通“诚”,表示确实;“足”,表示足够;“慰”,指安慰;“民劳”,指人民的辛勤劳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卞玉京诗歌的评价。尽管卞玉京可能因为心胸狭隘而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但他的诗歌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民带来慰藉。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翠云庵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之美。首联写翠云庵之高远与百鸟之乐,颔联描绘行者经过时的景象,颈联描绘翠云庵周围的自然景色,尾联则借对卞玉京诗歌的评价,表达了对超然物外之境的追求。整体而言,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