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春进士,交情今见旧陈雷。
青襟绿鬓游燕阁,皓首苍颜上凤台。
新句每裁秋夜月,素心同看岁寒梅。
衰余已上求归疏,如子还酬济世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四十年前春进士”
  • 这句诗回忆了诗人与端溪尚书四十年前的友情,那时他们都是春天中的进士。端溪尚书可能曾是诗人的同窗或朋友,共同经历了那段青涩的岁月。”春进士”指的是科举考试中取得进士资格的考生,象征着年轻和才华。
  1. “交情今见旧陈雷”
  • “陈雷”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雷声巨大,比喻声音响亮而有力。这里指代的是端溪尚书对诗人长久以来的深厚友谊,如同雷声一般响亮和持久。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时光流转,但友情仍旧坚固不变的情感。
  1. “青襟绿鬓游燕阁”
  • 描述的是端溪尚书年轻时的形象。”青襟”通常指青色衣襟,”绿鬓”则形容头发浓密如绿色。这两句描绘了尚书年轻时英俊潇洒的形象,可能还在读书或参与某种活动,体现了青春和活力的象征。
  1. “皓首苍颜上凤台”
  • 描述了端溪尚书年岁已高,却依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皓首”意指白色头发,象征高寿;”苍颜”则指面容苍老。这里的描写传达了一种从容不迫、岁月无痕的态度。
  1. “新句每裁秋夜月”
  • 反映了端溪尚书的文学才华,他常在秋天的月光下吟咏新作。秋夜月明是文人墨客常常用来寄托情感和抒发才情的意象,这里暗示了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才能。
  1. “素心同看岁寒梅”
  • 这句诗展现了端溪尚书对纯洁和坚韧品质的赞美。岁寒三友之一即松柏,常被用来形容坚贞不屈的精神。端溪尚书通过观赏梅花,来表达对这种精神的认同和敬仰。
  1. “衰余已上求归疏,如子还酬济世才”
  • 这里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感慨和志向。”衰余”意味着诗人自己已经年纪渐长,开始思考退隐之事;”如子还酬”则是说端溪尚书像他一样有着杰出的才华,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这里的“济世才”指的是治理国家、造福民众的能力。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对端溪尚书的深情怀念和对其人生经历的赞颂。诗中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端溪尚书的人生风采。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通过对人物特征和事件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端溪尚书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