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岗峻且崇,凿出双玉华。
磨之劳沙石,坚好无纤瑕。
制为双玎珰,组以杂玄黄。
其价且万镒,以佩君子裳。
注释:
昆岗:昆仑山,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山。
峻且崇:高大而崇高。
琢:打磨。
玉华:玉石的花状纹理。
磨之劳沙石:在打磨中用沙石磨擦。
坚好无纤瑕:坚硬光滑,没有细小的瑕疵。
制为双玎珰:制作成两件叮当作响的宝物。
组以杂玄黄:用不同的颜色来编织。
其价:指这些宝物的价值。
万镒:一万两黄金。
赏析:
《杂意》这首诗是诗人对昆仑山的描绘,通过对昆仑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首句“昆岗峻且崇”,直接点明了昆仑山的特点,高大而崇高。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昆仑山的美丽景色,如“凿出双玉华”,“磨之劳沙石”,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昆仑山的自然风貌。
在第二句“琢之劳沙石”中,诗人使用了“琢”这个动词,表达了对昆仑山自然景观的精心雕琢和打磨。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肯定。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坚好无纤瑕”进一步强调了昆仑山的质地之美。这里的“坚好”指的是昆仑山的坚硬、美丽,而“无纤瑕”则强调了这种美丽的完美无瑕。这一部分不仅赞美了昆仑山的自然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完美事物的追求。
最后两句“制为双玎珰,组以杂玄黄”和“其价且万镒”,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工匠,将自己的作品比作珍贵的宝物。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自豪之情。而最后的“以佩君子裳”,更是将诗人的作品与君子的品德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尊崇。
《杂意》这首诗通过赞美昆仑山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品质的尊崇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