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块鸣条岂是祥,况逢暴涨剧难当。
农家晚稻苗应黑,客舍枯槐叶已黄。
沼国惧争鱼鳖命,灌城忧犯鼠狐藏。
空闻洪范徵皇极,调燮深思在位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逐项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得出结论。具体而言,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理解其意境和情感,然后分析其技巧手法。
“破块鸣条岂是祥”,意思是说:雷声轰隆,雨点如注,难道就是吉祥的征兆吗?这是作者面对京城的连日阴雨,发出的感慨与疑问。“岂”表示反诘,“岂是祥”即“岂是吉兆”。破块、鸣条指春雷与春雨。破块,形容春雷震响,声如破砖;鸣条,形容夏雷震响,声如雷鸣。破块,惊蛰后春雷始发,而此时正是春雨纷扬的季节,所以作者认为这雷声不是吉祥之兆。紧接着,诗人用“况逢暴涨剧难当”一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担忧之情。“况”表转折,“逢”字表明“逢”到了,“剧难当”即“非常难以忍受”。“暴涨”指洪水泛滥,“剧难当”即“非常难以忍受”。诗人认为,不仅春天的雷声不会带来吉祥,而且夏季的暴雨更是让人难以承受。
“农家晚稻苗应黑,客舍枯槐叶已黄。”两句描写了一幅农家秋收的景象。“农家”是指农家晚稻,这里指秋天收割的农作物;“客舍”是指旅店的客房;“枯槐”指的是干枯的槐树。农家收获后的晚稻应该呈现出一片金黄,可是现在却是一片黑色;旅店客房里的槐树叶子已经枯黄,说明旅店的主人已经离开了这个地方。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丰收的景象。
“沼国惧争鱼鳖命”,沼国指的是池塘或者湖泊之类的水乡,“鱼鳖命”指的是鱼儿或者乌龟等生物的性命。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水乡百姓担心鱼儿或者乌龟等生物的生命被淹死的景象。
“灌城忧犯鼠狐藏”,灌城是指城市,这里指被雨水淹没的城市。“犯”字表示侵犯,“鼠狐”指的是老鼠和狐狸等动物,它们在地下挖洞为住所,所以这里指老鼠和狐狸等小动物。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城市被雨水淹没的景象。
“空闻洪范徵皇极,调燮深思在位良”,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能听到《洪范》这部书籍中有关治国的训言,却无法看到皇帝亲自去治理国家。“洪范”指《尚书·洪范》一书,相传为夏禹所作,共5篇。其中第1篇是《洪范九畴》,是周成王问箕子关于如何治国的问题。“徵皇极”即征召天子来统治天下。“在位良”即在位的人是否贤良。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政治昏暗、无人治理国家的忧虑之情。
【答案】
甲辰京邸苦雨
(其一)
破块鸣条岂是祥,况逢暴涨剧难当。
农家晚稻苗应黑,客舍枯槐叶已黄。
沼国惧争鱼鳖命,灌城忧犯鼠狐藏。
空闻洪范徵皇极,调燮深思在位良。
译文:
(一)
春雷轰鸣不祥,夏雨狂涌更难当。
农家晚稻变黑,旅店客房枯叶飘黄。
水乡百姓担心鱼鳖命丧,城池遭淹担心鼠狐藏匿。
只听到《尚书·洪范》的训诫,却没有看到皇帝亲自去治理国家。
赏析:
(一)
首句“破块鸣条岂是祥”,是对前两句“亢阳不雨”“霖雨淫溢”的回应。破块、鸣条都是指雷声,亢阳不雨指夏天雷声隆隆但不下大雨,霖雨淫溢指连绵不断下个不停的雨。“岂是祥”三字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作者对连日阴雨的质疑和不满情绪。
颔联“农家晚稻苗应黑,客舍枯槐叶已黄”写农家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的深切关注。晚稻即将成熟,然而却遭遇了连续不断的暴雨,庄稼受损,农民无以为生。同时,作者也借此表达了对农村贫困状况的同情和关心。
颈联“沼国惧争鱼鳖命,灌城忧犯鼠狐藏”则描绘了一幅水乡百姓担心鱼儿或者乌龟等小动物生命被淹死的景象。这里的“沼国”指池塘或者湖泊之类的水乡,而“灌城”则是指被雨水淹没的城市。这两个地方都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一旦受到威胁,将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尾联“空闻洪范徵皇极,调燮深思在位良”则是作者对朝廷政治问题的反思和批判。这里所说的“洪范”指《尚书·洪范》一书,传说中由夏禹所作,共5篇。其中第1篇是《洪范九畴》,是周成王问箕子关于如何治国的问题。然而,现在的政府却只顾着自己的享乐,忽视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和利益诉求。因此,只有通过调整政策和制度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首诗通过对京城连日阴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关切之情。它既反映了民间疾苦,又揭示了朝廷政治腐败的现状。这种深刻的社会关怀和批判精神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