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弦管日缤纷,宝爇流香十里薰。
满目滂沱徒自见,平原哀怨岂堪闻。
土龙作祟频招雾,石燕衔骑更逐云。
似是银河长欲泻,补天无路叩明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每个小题的具体要求分析作答即可。
本题中要求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的解读,注意诗中的关键词,如“缤纷”“宝爇”“滂沱”等,这些词要理解其含义;“补天无路叩明君”一句是全诗的主旨,要结合整首诗来分析。
【答案】
①“甲辰京邸苦雨”:京城里连日的阴雨。②“北台弦管日缤纷”:京城中到处是音乐声。③“宝爇流香十里薰”:香烟袅袅,弥漫在十里长街。“宝”、“流”、“香”是关键词,写出了京城中人烟稠密,热闹非凡的景象。“宝爇流香十里薰”:京城中到处是音乐声。“宝”、“流”、“香”是关键词,写出了京城中人烟稠密,热闹非凡的景象。④“满目滂沱徒自见”:只见雨势浩大,却听不到雷声。“满目”“滂沱”“自”是关键词,写尽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⑤“平原哀怨岂堪闻”:我那凄婉哀伤的声音难道还能听见吗?“平原”是关键词,诗人借指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诗人内心充满了同情和悲伤。
⑥“土龙作祟频招雾,石燕衔骑更逐云”:京城里到处是音乐声。“土龙”、“石燕”是关键词,描写了京城中人烟稠密,热闹非凡的景象。“作祟”、“招雾”、“衔骑”、“逐云”是关键词,表现了京城中人们的欢歌笑语。⑦“似是银河长欲泻”:京城中到处是音乐声。“似是、银河”是关键词,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长欲泻”“补天无路叩明君”是关键词,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两联主要写京城中的音乐声;后两联则写京城中人们的欢乐场面。从表面看,似乎与前两联相矛盾,但实际上正是这种表面上的矛盾构成了诗人深沉的感慨。
首联写京城中的音乐声。“弦管”,即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诗经·小雅·鹿鸣》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之句,可知弦管为宴乐所用。“日缤纷”,即天天繁盛、喧闹的样子。“宝爇”,即珍贵的香炉;“流香”,就是香气四溢、飘散远方的意思。“十里薰”,即十里飘香。《太平御览》引晋张华《博物志》,说南方有一种奇异的香草,名“薰草”,燃着以后能发出十里之外的香气,所以此处用这个典故形容京城中的音乐声之远播。“缤纷”、“宝爇”、“流香”、“十里薰”这四个字都是关键词,写出了京城中人们热闹非凡的景象。
次联写京城中人们的欢乐场面。“滂沱”,即雨势大的样子。《庄子·外物》说:“大雨将至,民妇争呼。”《楚辞·九辩》说:“雷殷殷兮欲鸣,……滂沱概兮下怆些。”这里的“滂沱”也是用《庄子》的成例,指雨势大的意思。“徒自”,即白白地、徒然地、白白地、白白地、空自、白白地;《汉书·王吉传》:“吾徒今者自为州部吏佐,躬行郡国不称意之事。”颜师古注:“徒自者,徒自谓也。”这里用它来形容诗人内心感到的悲凉。“平原”,“《诗经·魏风·硕鼠》‘于嗟乎!兴也若何?忽兮其极’毛传:‘平原,广泽之地。’”平原上哀怨的声音怎么能被听见呢!“平原哀怨岂堪闻”这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此诗的艺术特点所在。此诗虽然只是短短的八句话,但是意境却是十分深远的,它通过描绘京城中的音乐声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从而揭示了社会的现实情况。